2 《*辭典》:紅毛五加皮
2.1 出處
《中藥志》
2.2 拼音名
Hónɡ Máo Wǔ Jiā Pí
2.3 別名
川加皮,刺加皮(《藥材資料彙編》),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藥志》)。
2.4 來源
爲五加科植物紅毛五加的樹皮。6~7月間,砍下莖枝,用木棒敲打,使木部與皮部分離,剝取莖皮曬乾。
2.5 原形態
落葉灌木,高達3米。枝黃棕色,密被剛毛狀針刺。掌狀複葉,互生;葉柄長3~7釐米,通常具2~3剛毛狀針刺,基部近枝處具一輪紅棕色剛毛狀針刺;小葉五片,罕有3~4片,無柄或近無柄,近基部背面通常簇生刺毛狀針刺;小葉片近膜質,倒卵形或倒披針形,有時稍呈菱形,長2.5~5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爲不整齊的重鋸齒,兩面光滑,幼時下面主脈具刺毛。傘形花序單生,着生於枝的頂端;總花梗短;花多數,甚小;萼片5,具不明顯的5齒裂;花瓣5,倒卵形;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下部結合,中部以上分離。漿果近球形,只5梭,花柱宿存。花期5~7月。果期6~8月。
2.6 生境分佈
生於山地灌木林中。分佈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陝西、甘肅等地。主產四川。
2.7 性狀
乾燥莖皮呈細簡狀,長短不一,完整者長20~30釐米,直徑0.7~1.2廈米,厚約0.5毫米。外表面黃色,密被褐色或淡黃棕色刺毛,莖皮上有突起狀芽,節間長5~13釐米。內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光滑。質脆,易折斷。氣微味弱。以皮完整,潔淨、無術心者爲佳。
2.8 炮製
酒洗或用薑汁炒後入藥。
2.9 性味
性溫,味辛,無毒。
2.10 歸經
入肝、腎經。
2.11 功能主治
祛風溼,通關節,強筋骨。治痿痹,拘攣疼痛,風寒溼痹,足膝無力,皮膚風溼及陰痿囊溼。(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2.12 用法用量
2.13 注意
2.14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