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垣醫案》

清 孫一奎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一書辦下消

一書辦年過五十,糟酒縱慾無憚,忽患下消之症,一日夜小便二十餘度,清白而長,味且甜,少頃凝結如脂,色有油光。治半年不驗,腰膝以下皆軟弱,載身不起,飲食減半,神色大瘁。脈之六部大而無力。書雲∶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法當溫補下焦。以熟地黃六兩爲君,鹿角霜山茱萸各四兩,桑螵蛸鹿角膠人蔘白茯苓枸杞子遠志菟絲子懷山藥各三兩爲臣,益智仁一兩爲佐,大附子、桂心各七錢爲使,煉蜜爲丸,梧桐子大,每早晚淡鹽湯送下七八十丸,不終劑而愈。或曰∶凡雲消者皆熱症也。始公具方,人多議之,今果以溫補成功,此何故哉?予曰∶病由下元不足,無氣升騰於上,故渴而多飲。以飲多,小便亦多也。今大補下元,使陽氣充盛,燻蒸於上,口自不幹。譬之釜蓋,釜雖有水,若底下無火,則水氣不得上升,釜蓋幹而不潤。必釜底有火,則釜中水氣升騰。燻蒸於上,蓋才溼潤不幹也。予已詳着《醫旨緒餘》中,茲不多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