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逢源》

清 李學川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

(本篇雲。二十五。人之形。血氣之所生別。而陰陽和平之人不與。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五形之人。各有其五。故名篇)形勝色色勝形者至其勝時年。加感則病行。失則憂矣。形色相得者。富貴大樂(形與色必有相得。如木形人蒼色。火形人赤色。土形人黃色。金形人白色。水形人黑色也。人有形勝色者。如得木形而黃色現也。色勝形者如得木形而白色現也但此等之人。不以本形本色相見而有他色來見至其形色相勝之時。值有年忌相加。此感則病行。失則憂也)凡年忌下上之人犬忌常加(年忌者忌有常數也○下上義詳全篇五行人中)七歲十六歲二十五歲三十四歲四十三歲五十二歲六十一歲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年忌始於七歲。七爲陽之少。九爲陽之老。陽數極於九而極必變故自七歲以後凡遇九年皆爲年忌)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切(深也)循(察也)其經絡之凝澀結而不通者。此於身皆爲痛痹。甚則不行。故凝澀凝澀者。致氣以溫之(留針)血和乃止。其結絡者。脈結血不行決之乃行(開泄之謂)故曰。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刺其在下之穴。以引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刺其在上之穴。推轉其針久留以待氣)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因氣未來。當引之而使其必來。)必明於經隧。(經脈之道路)乃能持之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則而予之。(則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