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大成》

明 楊繼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刺志論

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小血多,此謂反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溼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