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

清 張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茵芋

苦辛溫,有毒。生泰山川穀。春生苗,高三四尺,莖赤,葉似石榴而短濃,又似石南。四月開細白花,五月結實。今彭城、海鹽、杭州、雍州、絳州、華州皆有,四月採葉,七月採莖,陰乾用之。《本經》主五臟邪氣,心腹寒熱,羸瘦如瘧狀,發作有時,諸關節風溼痹痛。

發明

茵芋大毒,世亦罕用。《本經》雖有治羸瘦如瘧狀一語,皆是五臟邪氣,心腹寒熱所致,非能療虛羸寒熱也。其治關節風溼痹痛,是其正治。時珍曰,《千金》《外臺》諸方風癇茵芋丸,治風痹茵芋酒,治婦人產後中風茵芋膏,風溼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風妙品,近世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