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 散結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中毒 中藥學
dì méi
地莓爲中藥名,出自《本草匯編》,爲《名醫別錄》記載的蛇莓之別名[1]。
野楊梅、地莓、三葉蔗、爪龍、蛇泡草[2]。
薔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的全草[2]。分佈遼寧以南各地[2]。
甘、苦,寒,有小毒[2]。
功在清熱解毒,散結[2]。
1.治感冒發熱,咳嗽,小兒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白喉,痢疾,黃疸肝炎,泄瀉痢疾,赤白帶下[2]。亦治癌腫[2]。煎服:9~15g,鮮品倍量[2]。
2.治瘡腫疔毒,瘰癧,燒傷,蛇咬傷[2]。煎服或搗敷[2]。
本品含甲氧基去氫膽甾醇[2]。還含委陵菜酸、杜鵑素、白樺苷、野薔薇芍藥糖酯、蛇莓苷等,種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爲亞油酸,非皂化物質主要爲β-谷甾醇[2]。
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傷寒、變形、痢疾等桿菌有抑制作用[2]。蛇莓提取物可鎮靜、抗驚厥,並可抗腫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