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甾醇
是1823年从人的胆结石中分离出来的。(chole是希腊语胆汁的意思,stereos是固体的意思)。在人体中,几乎作为所有细胞的一般成分,以游离的或脂肪酸酯的形态存在。在脑、神经组织、脊髓中含量尤多。可用毛地黄皂苷进行沉淀。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胆汁酸等其他类固醇,多数是从胆固醇中进行生物合成的。
-
白果叶
化学成分:本品含芸香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白果双黄酮等黄酮类和白果苦内酯(Ginkgolide)、白果新内酯(Bilobalide)等苦味质,还含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酮、白果素、儿茶精等。此外,还有用银杏叶配合杜仲、首乌,或配合锦鸡儿,制成片剂或针剂,对心绞痛、高血压,及降低胆甾醇方面均有一定效果。
-
胆甾醇的生物合成
在生物体内胆甾醇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由于甲羟戊酸的磷酸化和随后发生的脱羧和脱水而生成异戊烯焦磷酸(C5)和二甲基丙烯焦磷酸(C5)。结果胆甾醇的27个碳原子都是来自醋酸(15个来自醋酸的甲基碳素,12个来自羧基碳素)。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可从醋酸合成胆甾醇。
-
橙皮
《*辞典》:橙皮: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Ch nɡP 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治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肠鸣便泻,乳痈。外用:煎水熏洗。(《四川中药志》)②治痰结于咽喉,吐咯不出,咽之不下,因肝气不舒,忧思气郁结成梅核气者:理陈皮二钱(去白),土白芍二钱,苏子二钱,桔梗一钱。
-
灵芝草
菌管硬,与菌肉同色;酊剂对小鼠、大鼠及豚鼠有轻度肌肉松弛作用,但并不阻断神经肌肉间冲动传递,故可能由于中枢性抑制所致。但是赤芝恒温渗漉液对离体蟾蜍心脏或在位兔心却均呈现抑制作用,静脉注射1克/公斤时,对兔心电图无明显影响。②治疗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每日肌肉注射灵芝注射液1~
-
回回豆
《*辞典》:回回豆:出处:《饮膳正要》拼音名:Hu Hu D u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碳水化合物中除淀粉和粗纤维外,尚含阿糖配葡聚糖0.8~幼苗中还分得多种黄酮成分,其中有异甘草素及其4 -葡萄糖甙,3,4 ,7-三羟基黄酮和鹰嘴豆芽紊7-葡萄糖甙。
-
花荵
《*辞典》:花荵: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Huā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蒴果圆形。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咳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附方:①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花荵、大小蓟炭各三钱,水煎服。
-
蝮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蝮蛇:拼音名:F Sh 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来源:有鳞目蝮蛇科蝮蛇Agkistrodonhalys(Pallas),以全体入药。虽然有人认为江苏蝮蛇毒主要也是神经毒(据他们观察呼吸麻痹是主要症状及致死原因),但一般仍认为血循毒是主要的。
-
向日葵子
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种子。本植物的根(向日葵根)、茎髓(向日葵茎髓)、叶(向日葵叶)、花(向日葵花)、花托(向日葵花托)、果壳(向日葵壳)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可达50%左右,中有多量亚油酸达70%,尚有磷脂、β-谷甾醇等甾醇,总磷脂对大鼠有预防脂血症和高胆甾醇血症的作用。
-
棉子油
出处:《纲目》拼音名:Mi nZǐY u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棉子油给大鼠灌胃(等量分4天连服)半数致死量为255 22毫升/公斤,最大耐受量为203毫升/公斤。死后解剖有全身性的毛细血管静脉郁血、红细胞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失水、内脏失重、胃部的大细胞浸润性溃疡、肾小管及骨胳肌的变性。
-
蚕蛹
可出现眼球震颤、舌肌震颤、步态蹒跚等,有时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及抽搐,呈阵发性,发作时手足痉挛、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持续15~胃经功能主治:杀虫疗疳;(《圣济总录》蚕蛹汁方)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风及劳瘦。服药期间,l例冠心病合并不明原因显微镜下血尿患者发现有尿量增多现象,余未发现重要不良反应。
-
肾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肾蕨:拼音名:Sh nJu 别名: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蛇蛋参、凤凰蛋、犸骝卵来源:骨碎补科肾蕨属植物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L.叶脉羽状分叉。2.《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4.《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
没药
没药的功效与主治: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没药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肠痈,目赤肿痛:内服,煎汤,3~花期夏季。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2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水属阴,血亦属阴,以类相从,故能入血分,散瘀血,治血热诸疮及卒然下血证也。性味与归经:辛、苦,平。
-
旱芹
《*辞典》:旱芹:出处:《履巉岩本草》拼音名:H nQ n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厥阴经。(《陕西草药》)②治痈肿:鲜芹菜一至二两,散血草、红泽兰、铧头草各适量。
-
落花生
8%,灰分2~含氮物质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如γ-亚甲基谷氨酸、γ-氨基-α-亚甲基-丁酸、卵磷脂、嘌呤和生物碱:花生碱、甜菜碱、胆碱,一说花生碱实际是不纯的胆碱。还含相当量的甾醇,焦性儿茶酚型鞣质7%和少量赭朴吩及花白素,如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又含致甲状腺肿的花生甙。③《本草备要》:补脾润肺。
-
罗锅底
《*辞典》:罗锅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Lu Guō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展选编 外科》),苦金盆(《云南中草药选》)。(《成都中草药》)③治外伤痛、牙痛、喉痛、腹痛:金腰莲块根。
-
龙须菜
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中医大辞典》·龙须菜:龙须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治瘿瘤结气,小便不利。化学成分:本品含藻红蛋白、胆甾醇、花生四烯酸等。百合科植物华东菝葜的根茎及根·《中医大辞典》·龙须菜:龙须菜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为《救荒本草》记载的黏鱼须之别名。"②《本草求原》:"去内热。
-
7-脱氢胆甾醇
概述:7-脱氢胆甾醇,胆甾-5,7-二烯-3β-醇。是维生素D原的一种。由紫外线照射可转化成维生素D3。曾认为是由胆甾醇生物合成的,但现在证明是胆甾醇的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虽然生成毛地黄皂苷化物(digitonide)但与甾醇毛地黄皂苷化物相比,其溶解度稍高。英文名:7-dehydrocholesterol分子式:C27H44O结构式:
-
西红柿
药理作用: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C,其酸性是由于柠檬酸及苹果酸所致,口服西红柿果胶,可降低饲胆甾醇大鼠血清及肝中的胆甾醇量。对小鼠皮下注射10毫克/公斤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在离体豚鼠回肠上,番茄碱能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缓激肽、氯化钡等引起的收缩反应;性味:《陆川本草》:甘酸,微寒。
-
广东升麻
《*辞典》:广东升麻:出处:《广东中药》拼音名:GuǎnɡDōnɡShēnɡM 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夏、秋季采收2~3年生者,挖取根部,去净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焙干。基生叶广卵形,叶柄长于叶片;聚药雄蕊5。生境分布:产广东、福建、湖南。药理作用:广东升麻对兔、大鼠之食物性高胆甾醇血症具有降胆甾醇作用。
-
番李子
药理作用: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C,其酸性是由于柠檬酸及苹果酸所致,口服西红柿果胶,可降低饲胆甾醇大鼠血清及肝中的胆甾醇量。对小鼠皮下注射10毫克/公斤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在离体豚鼠回肠上,番茄碱能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缓激肽、氯化钡等引起的收缩反应;性味:《陆川本草》:甘酸,微寒。
-
石花菜
琼胶经磺酸化后的磺酸化多糖体可抑制脑炎病毒。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生在枝端膨大处。3.大石花菜藻体红带紫色,软骨质,大而粗壮,高10-20cm,也可达30cm,羽状分枝3-4次,互生或对生,分枝线形,两侧略扁,较长而略向左右弯曲伸展,其上密生羽状小枝。2.与10%氢氧化钠试液共热,变成黄色。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梧桐叶
附方:①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哮喘:梧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发背欲死:梧桐子叶,鏊上煿成灰,绢罗,蜜调敷之,干即易之。(《内经拾遗方论》梧桐濯足汤)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观察Ⅰ、Ⅱ期高血压患者80例,52例口服梧桐叶糖浆,每次10毫升(含干生药2克),每日3次;
-
枪乌贼
化学成份:火枪乌贼含棕榈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十八碳四烯酸(octadecatetraenoc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还含胆甾醇(cholesterol),22-脱氢胆甾醇(22-dehydrocholester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
-
羊肉
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寒,食少反胃,腹痛,寒疝,产后虚羸少气,缺乳。③孟诜:温。头肉:主风眩瘦疾,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头肉:治骨蒸,脑热,头眩,明目。2.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
(鱼彭)鱼鳃
口下位,宽平近前,上下颌具一细牙横带,每横带约由150纵行组成,前面牙较小,扁圆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暖水性中上层大型鲼类。全体由100多块鳃小瓣组成,每一鳃小瓣又由37块分离的小瓣左右对称排列。性味:味咸;脾经功能主治:清热透疹;主小儿麻疹;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鳃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能。
-
土球子
别名:土球子、土虺蛇、反鼻蛇、地扁蛇来源及产地:蝰蛇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halys(Pallas)除去内脏的全体。内服:浸酒饮;由于血循毒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对心脏也有严重的直接损害,可因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
-
乌菜
概述:乌菜为中药名,出自《中国经济海藻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鹧鸪菜之别名。本药毒性低。乌菜使用提示:每餐约100克乌菜的营养价值:1.乌塌菜秋季播种,以经霜雪后味甜美而著称,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因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钙、铁、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等,也被称为“维生素”菜。
-
竹筒菜
概述:竹筒菜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龙须菜之别名。来源及产地:江蓠科植物江蓠Gracilariaverrucosa(Huds.)Papenf.的藻体。分布我国沿海各地。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功在除热,软坚,利尿。主治瘿瘤结气,小便不利。化学成分:本品含藻红蛋白、胆甾醇、花生四烯酸等。
-
大麦秸
《中医大辞典》·大麦秸:大麦秸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入脾、肺经。功能主治:消肿,利湿,理气。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附方:治小便不通:陈大麦秸,煎浓汁频服。治疗31例心绞痛,22例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增加,硝基甘油片用量减少,气促、心悸症状减轻。
-
发菜
主治瘿瘤结气,小便不利。干后呈黑色的发状交织。利尿降压;1.适宜于肺热咳嗽、内热痰结中包括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痈且咳叶黄脓痰、腥臭痰以及高血压、肥胖症和佝偻病等患者食用;据中医书籍中介绍,发菜对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脚气病、鼻出血、缺铁性贫血、高血压和妇科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
海龟
心、肝、肾等内脏含多种酶,如酯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天冬氨酸转氨酶-1,2,乳酸脱氢酶-1,2,苹果酸脱氢酶-1,2,异枸椽酸脱氢酶-1,2等。3.海龟甲水煎醇沉淀提取液、龟甲胶水溶液给小白鼠腹腔注射或灌胃一周后,脾脏细胞特异玫瑰花结数目与同组对照相比显示出免疫促进作用。
-
鸡毛菜
原形态:藻体红紫色,软骨质,丛生,高5-15(-20)cm,主枝扁平,羽状分枝2-3次,较有规则,对生,也有少数互生,枝宽1-2mm,枝基部骤狭缩,末端钝尖,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枝略稀疏而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寒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肺热痰结干咳;
-
当门子
概述:当门子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麝香之处方名。性味归经:辛,温。1.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痹痛麻木。药理作用:人工或天然麝香酮有抗炎作用,并能增强β-肾上腺素能药物的作用,对动物能升高血压,兴奋呼吸,麝香酮对小鼠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
-
百脚
概述:百脚为中药名,出自《药材学》,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蜈蚣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功在祛风,定惊,攻毒。2.治疗疮肿毒,溃疡,瘘管久不收口,带状疱疹,疥疮,毒蛇咬伤。化学成分:水及乙醇等提取物含组氨酸、精氨酸、8-羟基赖氨酸、谷酰胺等。还含胆甾醇等。
-
吐丝子
概述:吐丝子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菟丝子的别名。来源及产地:旋花科植物菟丝CuscutachinensisLam的种子。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功能主治:功在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1.治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先兆流产,胎动不安。
-
全虫
概述:全虫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蜀重广英公本草》记载的全蝎的别名。1.治惊风,癫痫,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謇涩,破伤风,偏正头痛,风湿痹痛,淋巴结结核。化学成分:本品含蝎毒、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花生酸、正十七碳酸和多种氨基酸、卵磷脂及胆甾醇等。
-
海狸香
拼音名:HǎiL Xiānɡ别名:海狸鼠来源: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MyocastorcoypusMolina,以下腹部分泌囊之分泌物入药。生境分布:原产南美,黑龙江、贵州引种喂养。化学成份:含海狸香脂(castorin)挥发油、胆甾醇(cholestrin)、安息香酸、酚、炭酸钙等。炮制:海狸香酊:海狸香1分及稀酒精10分而成。功能主治:镇痉。
-
驱虫斑鸠菊
原形态:驱虫斑鸠菊一年生高大草本。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5cm,宽1.5-4.5cm,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具粗或锐锯齿,侧脉8对或更多,网状,两面被短柔毛,在下面脉上毛较密,具腺点;总苞片在结果后全部反折,花托平或稍凹,有蜂宣传员状突起;性味:味苦;有清热消炎,活血化瘀,杀虫的功能。
-
细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X Cǎo别名:藻(《植物名实图考》),金鱼藻、聚藻(《植物学大辞典》),松藻(《中国植物图鉴》),软草(《四川中药志》),鱼草(《重庆草药》)。来源:为金鱼藻科植物金鱼藻的全草。12片总苞;花期秋季。生境分布:生长于池沼、湖泊及河沟中。附方:治吐血:细草、仙鹤草、见血清。
-
鹧鸪菜
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药理作用:①驱蛔作用美舌藻煎剂在玻皿内可杀死蚯蚓,能使蛔虫(猪或人的)先兴奋后抑制;小孩肠道敏感性较高,在蛔虫受刺激起兴奋性乱动时,增强了肠道腺体分泌,从而促进了肠蠕动,致使蛔虫在短期内排出体外,所以在12岁以下儿童排出的蛔虫多数是活的,且大多数在24小时排出;
-
胆甾醇的侧链切断酶系
胆甾醇的侧链切断酶系存在于肾上腺、睾丸、胎盘等的线粒体组分中,是胆甾醇的侧链20S和22R的位置羟化后,再将20位与22位间切断,而生物合成娠烯醇酮的酶系。三种酶都需要分子态氧和NADPH,含有P-450。也称为娠烯醇酮合成酶,是支配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规则迅速进行阶段的重要酶素。
-
心磷脂
心磷脂cardiolipin是一种磷脂,亦称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在动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特别在心肌甚至占总磷脂的15%,在牛心肌的心磷脂中脂肪酸(结构式中以R,R′,R″,R″表示)残基的80—90%是亚油酸。把心磷脂与卵磷脂及胆甾醇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可用作抗原。
-
土虺蛇
概述:土虺蛇为中药名,出自《普济方》。药理作用:从蝮蛇毒中分离得到具有抗凝及促进纤溶作用的成分,可作为抗凝和溶血栓药物。由于血循毒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对心脏也有严重的直接损害,可因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
-
元寸
概述:元寸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麝香之处方名。性味归经:辛,温。1.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痹痛麻木。药理作用:人工或天然麝香酮有抗炎作用,并能增强β-肾上腺素能药物的作用,对动物能升高血压,兴奋呼吸,麝香酮对小鼠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
-
反鼻蛇
概述:反鼻蛇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名医别录》记载的蝮蛇之别名。化学成分:全体含胆甾醇、牛磺酸、脂肪等。由于血循毒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对心脏也有严重的直接损害,可因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
-
末药
概述:末药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即《药性论》记载的没药的别名。性味归经:苦,平。1.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肠痈,目赤肿痛。另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桂皮醛、罕没药烯(Heerabolene)等。本品还能降低兔、大鼠及鸡的血胆甾醇水平,并有抗炎作用。
-
甘瓜子
概述:甘瓜子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即《开宝重定本草》记载的甜瓜子的别名。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大肠经。1.治肠痈,肺痈。2.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口渴大便燥结,蛔虫,绦虫。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内含亚油酸、油酸、肉豆蔻酸等的甘油酯,卵磷脂及胆甾醇,尚含柠檬酸等有机酸、维生素B及C、蛋白质等。
-
仙蟾
概述:仙蟾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蛤蚧之别名。别名:仙蟾、大壁虎。性味归经:咸,微温,有小毒。入肺、肾经。主治虚劳,喘咳,肺痿,咯血,阳痿,淋沥,消渴,经闭。又含胆甾醇、多种氨基酸、多肽。药理作用:醇提取物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
-
地虱
概述:地虱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鼠妇之别名。性味归经:酸,温。功能主治:功在破血通经,利水,解毒,止痛。1.治经闭癥瘕,小便不利,水肿,久疟寒热,外科手术后疼痛。又含脂类,胆甾醇。药理作用:以氯仿浸提,再进一步精制作成溶液或片剂口服,或作成油膏局部应用,可治疗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