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殘花

和胃 中藥材 止血 解暑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ái cán huā

2 中醫大辭典》·白殘花

白殘花中藥名,出自《藥材資料彙編》,爲清·汪雙池《醫林纂要·藥性》記載的薔薇花之別名[1]

2.1 別名

白殘花[2]

2.2 來源及產地

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的花朵[2]。主產浙江、江蘇等地[2]

2.3 性味歸經

甘,涼[2]。入胃、肝經[2]

2.4 功能主治

清暑,和胃止血[2]

1.治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瀉痢吐血口瘡[2]。煎服:3~6g[2]

2.搗敷治創傷出血[2]

2.5 藥理作用

本品含紫雲英苷及少量揮發油,油內含2,5,5-三甲基庚二烯、牻牛兒酸甲酯等[2]

3 全國中草藥彙編》·白殘花

3.1 別名

薔薇

3.2 來源

薔薇科白殘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藥。

3.3 生境分佈

華東。

3.4 性味

苦、澀,寒。

3.5 功能主治

花:清暑熱化溼濁,順氣和胃。主治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口瘡口糜。用量1~3錢。

根:活血通絡。主治關節炎面神經癱瘓。用量0.5~1兩,水煎服;外用研末可治燙傷。

3.6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