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通络
活血通络为治法。又称“祛瘀通络”。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病证的治法。
-
山枝根
《中医大辞典》·山枝根:山枝根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功能主治:镇静,祛风活络。1.治前列腺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遗精,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水煎,一日三次分服。(②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取光叶海桐根皮切细,加白酒以浸没药面为度,封闭浸泡7天后启用。
-
滑膜炎颗粒
滑膜炎颗粒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amoyanKeli标准编号:WS3-B-3504-98处方:夏枯草女贞子功劳叶黄芪防己薏苡仁土茯苓丝瓜络泽兰丹参当归川牛膝希莶草性状:本品为棕色的颗粒;
-
剂型
外用散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锡类散、冰硼散等。酒剂具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适用于风湿类疾病、外伤及虚证,祛风散寒通络及补益强身剂中使用。此外,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与冲剂的特点大体相同,传统剂型丹剂目前已较少见、少用。
-
光叶海桐根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拼音名:GuānɡYèHǎiTónɡGēn英文名:RootofGlabrousleafPittosporum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长2mm,光滑,边缘有毛;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通络,解痉止痛。
-
星宿菜
果熟期9月。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①《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瘀,利尿逐水。⑤《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疳积,疝气,黄疸,心胃气痛,眼热红肿,淋浊,肺痨咳嗽。(《闽东本草》)③治中署腹痛吐泻:星宿菜干全草一两,食盐少许,水煎服。煎汤熏洗患处。
-
暴盲·肝阳上亢证
定义:暴盲·肝阳上亢证(suddenblindnesswithliveryanghyperactivitypattern)是指肝阳上亢,以视力骤降,眼前有蚊蝇、云雾飘动,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兼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
-
通窍活血汤
主治暴盲。眼疼白珠红,无论有无云翳,先将此药吃1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1日2付,2-3日必全愈;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都因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所致,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
-
火疳·风湿热邪证
白睛有紫红色结节样隆起,周围有赤丝牵绊,可伴有骨节酸痛,肢节肿胀,身重酸楚,胸闷纳减,病程缠绵难愈,舌苔白腻,脉滑或濡为常见症的火疳证候。方药治疗:火疳·风湿热邪证可用散风除湿活血汤加减治疗:羌活、独活、防风散风祛湿通络;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忍冬藤清热解毒。见《证治准绳·杂病》。
-
活血通络方
处方:川芎10克,当归12克,茺蔚子18克,红泽兰12克,桂枝12克,茯苓12克,干地龙12克,防风12克,木瓜18克,丹参18克,代赭石18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气血瘀滞,目系受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罗成仁方
-
加减导赤泻白散
处方:生地9g,木通6g,瞿麦6g,桑皮9g,桔梗6g,酒黄芩9g,赤芍9g,归尾6g,蝉蜕3g。功能主治:心肺火盛,胬肉攀睛。用法用量:若胬肉黄厚者,加薏苡仁9g以除脾经湿热;各家论述:方中生地,木通、瞿麦清心泻火,木通且能导湿热下行兼通血脉,瞿麦又能利小肠,导湿热更兼破瘀退翳;归尾活血通络以引血下行;
-
加味耆桂五物汤
处方:黄耆、桂枝、白芍、归尾、桃仁、牛膝、生姜、大枣。功能主治:真中风后遗偏瘫,血压正常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为温通血络之剂,用仲景耆桂五物以温补活血通络,加归尾、桃仁、牛膝,以活血化瘀,故适用于真中风后遗偏瘫。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抗骨增生饮
处方:大独活15克,川续断15克,怀牛膝15克,海桐皮30克,西秦艽18克,川杜仲10克,威灵仙10克,全当归10克,广地龙10克,巴戟天12克,金狗脊9克,骨碎补9克,生甘草9克。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消肿散结。主风寒湿邪乘虚外袭,侵犯筋骨,气滞血瘀,经脉闭阻,邪结瘀凝腰椎。摘录:曾冲方
-
抗心梗合剂
处方:黄耆丹参各30克党参黄精郁金赤芍各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治急性心肌梗死。口干、舌质红或五心烦热者,加麦冬、五味子、生地、北沙参,胃腹胀痛、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番泻叶、厚朴、芒消;恶心、呕吐,加藿香、佩兰、半夏、竹茹;烦躁不安、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远志。
-
秦艽地黄汤
处方:秦艽生地当归白芍(炒)各4.5克川芎防风荆芥升麻白芷蔓荆子大力子(蒸)羌活各3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活血通络。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 秦艽地黄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方名:秦艽地黄汤组成:秦艽、丹皮、茯苓、白术、钩藤、甘草、生地、柴胡。主治:臂热。
-
软坚煎
处方:鹿角霜10克,熟地2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天丁10克,香附10克,大伸筋20克,甘草10克,牛膝10克,野南瓜20克。功能主治:消瘀活血通络。主经络损伤,血脉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詹经山方
-
通梗汤
处方:九香虫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木香6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气机郁结,血脉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施今墨方
-
通经导滞汤
处方:香附赤芍川芎当归熟地陈皮紫苏牡丹皮红花牛膝枳壳各3克甘草节独活各1.5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治妇人产后,败血流注经络,结成肿块疼痛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酒适量,食前服。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五蛇酒
处方:金环蛇2.5kg银环蛇5kg乌梢蛇10kg眼镜蛇5kg木防己5kg闹羊花12.5kg七叶莲5kg石南藤2.5kg鸡血藤5kg钻地风5kg豨草5kg蕲蛇2.5kg70~倒入酒浸泡,密封,1年后开取服用。功能主治: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润肤止痒之功效,主治银屑病一类皮肤病。注意:方中有些药品含一定毒性,可小剂量试服,再逐渐加至治疗量。
-
消散片
处方:当归300克麻黄100克川芎100克细辛100克雄黄60克羌活100克防风100克苍术800克甘草100克天南星100克蚯蚓(制)300克生川乌200克荆芥油1克制法:上十三味,先将当归、麻黄、川芎、细辛、雄黄、羌活六味共研细扮,过100目筛,和匀,再将剩余的六味水煎二次,每次二小时;功能主治:温散寒凝,活血通络,解毒消肿。
-
艾虎
拼音名:àiHǔ英文名:Weasel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艾虎肉:有镇惊的功效。
-
八股绳
拼音名:BāGǔSh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有柄马尾衫的全草。孢子囊穗稍细瘦,顶生,二叉分枝;孢子叶较营养叶小,椭圆状披针形,长约7mm,宽1mm,先端钝尖,全缘,基部下延有柄。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树干或岩壁上。功能主治:活血通络;利湿消肿。主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
长柄车前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根茎短,直立或斜升,顶部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先端长渐尖呈纤毛状,筛孔狭长而透明,有虹色光泽,边缘有疏细齿。无中脉及侧脉,小脉连成多行而稍整齐的狭长网眼,无内藏小脉。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
-
大黄树
拼音名:DàiHuánɡShù别名:白走马胎、盐巴菜、木桃果、长叶子老重。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栀子皮的根及树皮。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下面近无毛或有灰黄褐色柔毛,叶缘有细锯齿。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一般栽培5-7年后才开花结果,秋后果实陆续成熟,应分批采收,最好选头两批成熟而饱满的果实留种。
-
葛藟根
拼音名:GěLěi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flexuosaThunb.的根或根皮。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11cm,宽2.5-9.5cm,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有不等的波状牙齿,上面无毛,下面多少有毛,主脉和脉腋有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丛中。性味:甘;
-
狗蚁草
别名:链夹豆、练夹豆、小号野花生、山花生来源:豆科狗蚁草Alysicarpusvaginalis(L.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和海南岛。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化湿,驳骨消肿,去腐生肌。半身不遂:根1~蛇咬伤:全草与半边莲各1两,水煎服。跌打损伤,骨折:鲜全草捣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过山枫
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中医大辞典》·过山枫:过山枫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南方草木状》记载的榼藤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单叶互生;花瓣长方倒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花盘肉质,较平坦,全缘;性味:苦;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虎尾轮
《*辞典》:虎尾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拼音名:HǔWěiL n别名:狐狸尾、猫尾草(《广西中药志》),统天草(《闽南民间草药》),大本山菁、古钱窗草、铁金锏(《泉州本草》),狗尾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秋季收采。苞片披针形,基部宽阔,边缘被长睫毛,脱落,每苞片有花2朵;
-
藤碎补
拼音名:TénɡSuìBǔ别名:千里马、赶山鞭、上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滇星蕨的根茎。叶片纸质,披针形,长20-30cm,中部宽约2cm,尾尖或渐尖,向基部渐变狭,下延于叶柄,边缘波状,干后绿褐色,光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树上或岩石上。性味:微苦;活血通络;跌打损伤;劳伤疼痛;
-
狭绿叶线蕨
拼音名:XiáLǜYèXiànJué别名:爬山虎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绿叶线蕨的全草。根茎长而横生,黑褐色,密被褐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齿。侧脉斜展,小脉网状,在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网眼,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
钟花草
拼音名:ZhōnɡHuāCǎo别名:青木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钟花草的全草。叶片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3-8cm,宽2-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被微柔毛,全缘或有时呈不明显的浅波状。苞片和小苞片微小;花萼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长1-1.5mm;生境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归元筋骨宁湿敷剂
归元筋骨宁湿敷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归元筋骨宁湿敷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肌劳损等引起的腰痛。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桂龙益肾通络口服液
桂龙益肾通络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桂龙益肾通络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4.热痹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如灼、痛处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唇燥。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正伤消痛膏
正伤消痛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正伤消痛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不良反应:偶见贴药处皮肤发红、发痒,停止使用即可消失。4.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金乌骨通胶囊
金乌骨通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金乌骨通胶囊剂型:胶囊剂:每粒装0.5g金乌骨通胶囊的主要成份:金毛狗脊、淫羊藿、威灵仙、乌梢蛇、土牛膝、木瓜、葛根、姜黄、补骨脂、土党参。金乌骨通胶囊的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热痹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如灼、痛处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唇燥。
-
仙灵骨葆胶囊
仙灵骨葆胶囊的主要成份: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仙灵骨葆胶囊的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用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疼痛,足膝酸软,乏力。2.感冒时不宜服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复方伸筋胶囊
复方伸筋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复方伸筋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2.本品宜饭后服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通络祛痛膏
通络祛痛膏的主要成份:当归、川芎、红花、山柰、肉桂、荜茇、干姜、大黄、冰片、薄荷脑等14味。用于腰部、膝部骨性关节炎属瘀血停滞、寒湿阻络证,症见关节刺痛或钝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畏寒肢冷。通络祛痛膏的不良反应:贴敷处偶见皮肤瘙痒、潮红、皮疹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祛痛健身膏
祛痛健身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祛痛健身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若出现皮肤发红、瘙痒或其它不适等过敏反应时应停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
荣筋活络洗药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荣筋活络洗药方组成:宣木瓜3钱,松节3钱,赤芍4钱,透骨草3钱,清风藤3钱,乳香2钱,红花2钱,全当归4钱,天仙藤3钱。用法用量:水煎,兑烧酒2两洗之。各家论述:全方以养血柔肝,活血通络为治,于光绪帝病情颇适合。
-
加味参蛭散
组成:人参(红参、生晒参、西洋参)60g,参三七60g,水蛭30g,藏红花15~20g,琥珀20g。主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加减:心阳不振、心率缓慢,加北细辛20g;房颤、房扑加炙全蝎20g。或以散剂水蜜调服。本方既扶正培本、补益心气,又活血逐瘀、搜剔络邪,使心气得充,血脉得通,共奏益气养心、活血通络的功用。
-
一帆青
见《质问本草》。蜘蛛抱蛋出《植物名实图考》。又名一帆青、九龙盘、蜈蚣草、地蜈蚣。分布我国南部,各地庭园有栽培。清热利尿,活血通络。1.治感冒高热,肺热咳嗽,疟疾,风火头痛,牙痛,风湿痹痛,腰痛,泄泻,砂淋,经闭腹痛。2.治跌打损伤,骨折。
-
天麻壮骨丸
天麻壮骨丸的主要成份:天麻、独活、豹骨、细辛、鹿茸、杜仲(盐制)、秦艽、当归、川芎、桑枝、老鹳草、常春藤等。用于风湿阻络,偏正头痛,头晕,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四肢麻木。注意事项:天麻壮骨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
脂康颗粒
脂康颗粒说明书:药品名称:脂康颗粒药品汉语拼音:zhikangkeli分类:循环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颗粒剂:每袋8g。脂康颗粒的主要成份:决明子、枸杞子、桑椹、红花、山楂。脂康颗粒的功能主治:滋阴清肝,活血通络。用于肝肾阴虚兼血瘀之高脂血症。症见头晕或胀或痛、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胸闷、口干、大便干燥。
-
活血通脉胶囊
活血通脉胶囊的功能主治:1.破血逐瘀,活血散瘀,通经,通脉止痛。用于癥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及高脂血症。主要见症为眩晕、胸闷、心痛、体胖等。专家点评:活血通络胶囊是一种治疗跌打损伤、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等症的有效药物,是纯天然中药制剂。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全身血流量之功效。
-
小透骨草
概述:小透骨草为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贵阳民间药草》记载透骨香之别名。别名:透骨消、九里香、满山香、芳香草、小透骨草来源及产地: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GaultheriayunnanensisRehd.的全株。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1.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脚气,胃寒疼痛,跌打损伤。
-
狼疮样酒渣鼻
中医治则为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但近来很多学者研究认为酒渣鼻亦可有结核样结构,而且此种病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定,皮损内也找不到结核杆菌,故认为酒渣鼻样结核疹是一种像结核疹样细小丘疹型酒渣鼻。丘疹密集,散在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脓疱、鳞屑及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
-
肉芽肿性酒渣鼻
中医治则为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但近来很多学者研究认为酒渣鼻亦可有结核样结构,而且此种病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定,皮损内也找不到结核杆菌,故认为酒渣鼻样结核疹是一种像结核疹样细小丘疹型酒渣鼻。丘疹密集,散在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脓疱、鳞屑及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
-
羊奶根
概述:羊奶根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分类草药性》记载的羊屎条根之别名。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羊屎柴根。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及四川东部。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通络。1.治痢疾,痔疮出血,脱肛,白带,风湿筋骨疼痛,跌打肿痛。2.捣敷治痈疽发背。
-
红药
概述:红药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雷公藤之别名。性味:苦,辛,凉,有大毒。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综合征,皮肤血管炎,顽固性疼痛,突眼性甲状腺肿,麻风反应,银屑病,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