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阿是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ā shì xué

2 英文參考

A shi acupoint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living acupoi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ving acupuncture poi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shi poin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阿是穴經穴[質疑]腧穴分類名稱[1]。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陽性反應點作爲穴位,直接進行鍼灸等刺激的一類腧穴[1]。《備急千金要方》:“吳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裏(果)當其處,不問孔穴,得便快成(或)痛處,即雲阿是,刺灸皆驗,故曰阿是穴也。”這類穴位既沒有固定名稱,也沒有固定位置,與《黃帝內經靈樞·經筋》所說的“以痛爲輸”意同[2]。後世亦稱不定穴天應穴[2]。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

傳終南山裏有位老獵人,由於長年在外,得了腿痛病,發作時難以忍受。他多方求醫無效,後來聽說長安城有個“藥王孫思邈,醫術非常高明,於是他來到長安求醫。孫思邈就給他服藥、扎針,但治了將近半個月,病卻不見好轉,他想,除了針十四經穴,是不是可以另尋新穴呢?他又擔心會出什麼危險,就先在自己身上試紮了數次。然後請老獵人躺在炕上,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試針穴,並不停地問這裏疼不疼?老獵人回答不是……當他掐到有個穴位時,老獵人突然大喊:“啊,是!”孫思邈便掐住這個點,毫不猶豫地把銀針扎入這個穴位,過了一會兒,老獵人腿痛減輕了。因爲療效顯著,孫思邈就記下這個新穴位。第二天又找到了一個點,就這樣紮了7天針,換了5個穴位,老獵人的腿痛病終於痊癒了。此後,孫思邈思忖給這些新穴位命名,忽然想起老獵人的喊聲,於是就將這些經外奇穴稱爲“阿是穴”,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0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5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