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应穴
天应穴穴位分类名,即阿是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阿是穴为经穴分类名称。凡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这个穴位则称阿是穴。这类穴位既没有固定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意同。《备急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
-
经络导平疗法
经络导平疗法又称“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2.将电极用湿棉垫固定在穴位上,负极放在主穴上,正极放在配穴上,电极必须压紧,防止移位。5.在治疗肩周炎、颈椎病和坐骨神经痛时,治疗15—30分钟后,可将正负极插线互相交换,变换极性,提高疗效。养生应用1.感冒风府(+)、大椎(-)、迎香(-)、合谷(+)。
-
超声疗法
操作名称:超声疗法适应症:扭伤、挫伤、落枕、瘢痕、粘连、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雷诺病、冠心病、瘙痒症、荨麻疹、硬皮症、慢性盆腔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肌炎、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腱鞘炎、鼻窦炎、乳突炎、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1.各种软组织损伤上肢:曲池、外关、合谷、天应穴;
-
超声波疗法
操作名称:超声疗法适应症:扭伤、挫伤、落枕、瘢痕、粘连、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雷诺病、冠心病、瘙痒症、荨麻疹、硬皮症、慢性盆腔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肌炎、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腱鞘炎、鼻窦炎、乳突炎、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1.各种软组织损伤上肢:曲池、外关、合谷、天应穴;
-
压痛点
压痛点指按压体表时所发现的疼痛部位。《备急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这类穴位既没有固定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意同。后世亦称不定穴、天应穴等。
-
以痛为腧
以痛为腧针灸取穴用语。出《灵枢·经筋》。指对于某些病症,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这种穴位无定位,所以后世称为阿是穴或不定穴、天应穴。参见各该条。
-
阿是穴
阿是穴为经穴分类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直接进行针灸等刺激的一类腧穴。这类穴位既没有固定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意同。孙思邈就给他服药、扎针,但治了将近半个月,病却不见好转,他想,除了针十四经穴,是不是可以另寻新穴呢?
-
不定穴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直接进行针灸等刺激的一类腧穴。《备急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
以痛为输
以痛为输为以针灸术语。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意指对于某些病证,可以在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为这种穴位既无穴名,也无定位,所以后世有阿是穴、不定穴、天应穴之称。应用时又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
-
眼保健操
属自我推拿。它通过对眼部周围一些穴位的轻柔按摩,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除眼肌疲劳,减轻睫状肌痉挛,消退眼部郁血,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并对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和视力减退有一定治疗作用。相摩,拭目,令人目明。”《圣济总录》:“《太上三关经》云: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眦,闭气为之,气通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