荘俞

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zhuāng shù

2 英文参考

Shéndào GV11[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注解

荘俞穴名。见《针灸集成》。“荘”,疑“脏”之误,即脏俞神道之别名。[1]

脏俞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神道穴。[2]

神道经穴名(Shéndào GV11)。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神,心神;道,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俯伏或伏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有宁心安神清热散作用。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等。本穴配心俞癫痫;配神门三阴交失眠健忘;配关元头痛身热寒热往来。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可灸。[3]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9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83.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1.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