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梅毒性葡萄膜炎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以引起梅毒性葡萄膜炎,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或脉络膜炎,二期及三期梅毒皆可出现葡萄膜炎,发病率约为5—10%。胎儿在子宫内感染称为先天性梅毒,由性接触传播的成为后天性梅毒也称获得性梅毒。
3 临床表现
3.1 先天性梅毒性葡萄膜炎
3.1.1 前葡萄膜炎
多发生于生后5—6月 (1)眼红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2)睫状充血; (3)房水混浊: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Tydall氏现象;房水渗出严重时,由于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沉积而出现前房积脓; (4)角膜后沉着物为羊脂状或微尘状; (5)虹膜改变:可见虹膜纹理不清、虹膜结节及虹膜后粘连; (6)虹膜改变:瞳孔缩小,容易出现瞳孔闭锁和膜闭; (7)眼球萎缩。
3.2 弥漫性后葡萄膜炎
(1)生后视力差,可有夜盲,眼球震颤等; (2)玻璃体混浊:以后部玻璃体为主; (3)眼底检查多为陈旧性病变,表现为椒盐样眼底,眼底有较多色素沉着。
3.3 获得性梅毒性葡萄膜炎
3.3.1 前葡萄膜炎
多发生于生后5—6月 (1)眼红、眼痛较剧烈,有些患者因眼痛甚至要求摘除眼球; (2)睫状充血; (3)房水混浊: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Tydall氏现象;前房有纤维素性渗出,房水渗出严重时,由于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沉积而出现前房积脓; (4)角膜后沉着物为羊脂状或微尘状; (5)虹膜改变:可见虹膜纹理不清,虹膜瞳孔缘附近出现蔷薇疹及红斑; (6)虹膜表面出现棕色隆起的梅毒瘤结节; (7)虹膜后粘连及继发青光眼。
3.3.2 后葡萄膜炎
常表现为播散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1)眼前黑影、视力下降、失明; (2)玻璃体混浊:以后部玻璃体为主; (3)眼底见视乳头充血、边不清,视网膜弥漫性混浊、水肿,以后极部为甚,可见多数灰白色渗出物,静脉扩张、充血,可有浅层出血及血管白鞘,晚期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源及浓密不规则块状色素增生; (4)葡萄膜梅毒瘤:三期梅毒可发生棕黄色脉络膜树胶肿,坏死后出现严重炎症反应。
4 诊断依据
1.眼部表现,尤其虹膜蔷薇疹,椒盐样眼底,树胶肿,播散性脉络膜炎较具特征; 2.身体其他部位有梅毒病史,有不洁性接触史,或患儿母亲患有梅毒; 3.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4.房水、玻璃体涂片,荧光抗体直接染色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到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