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滾痰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ū yī gǔn tán wán

2 概述

朱衣滾痰丸方劑名,出自《醫宗金鑑·幼科心法要訣》卷五十一,即礞石滾痰丸硃砂爲衣[1]。治證同[1]礞石滾痰丸方劑名,即《玉機微義》卷四引《養生主論》方記載的滾痰丸的別名[2]

4 處方

礞石(同硝石煅呈金色)一兩,大黃酒蒸)、黃芩各半斤,沉香五錢(一方礞石只用五錢,外加百藥煎五錢)[3]

礞石(煅)30克 沉香15克 黃芩21克 大黃30克

5 製法

上藥爲細末,滴水爲丸,梧桐子[3]

上藥爲細末,水泛爲丸,硃砂爲衣。

6 功能主治

功能降火逐痰[3]。主治一切實熱老痰癲狂驚悸心下怔忡,或咳喘痰稠,胸脘滿悶,眩暈耳鳴,或繞項結核,口眼蠕動,夢寐奇怪,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大便祕結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等[3]。近代常用治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癲癇慢性支氣管炎病毒性腦炎等屬實熱老痰[3]

功在豁痰清熱。主治小兒痰癇。平素痰盛,偶因驚熱,遂致成癇。發時痰涎壅塞喉間,氣促昏倒,口吐痰沫。

7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量人強弱加減;臨臥就牀,用熱水一口許,只送過咽,即便仰臥,服後多半日勿飲食起坐,病甚者須連服二三次,壯人病實者須多至百丸[3]

用量據年齡大小而定,白滾水化服。

8 方解

方中以礞石爲君,取其藥性燥悍,與硝石同煅,功能逐陳積伏匿之痰;大黃苦寒,盪滌實熱,瀉火通便,爲臣;佐黃芩清熱瀉火;又以沉香速降下氣,爲諸藥之開導[3]。諸藥合用,專治實熱老痰爲病[3]

9 藥理作用

實驗研究:本方有祛痰止咳和抗炎作用[3]

10 摘錄

醫宗金鑑·幼科心法要訣》卷五十一方

11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7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7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