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掌長肌腱轉位術用於拇對掌功能喪失的重建,選用掌長肌作爲動力肌,是因爲該肌與拇指外展肌在功能上是協同肌,訓練比較容易。在有其他屈腕肌存在時,掌長肌轉位後屈腕的功能和力量不受影響。而且,連掌腱膜一起切取,有足夠的長度。因此,當掌長肌肌力良好時,常被選用,有人掌長肌先天性缺如,須注意(圖3.25.3.3.2-1,3.25.3.3.2-2)。
10 手術步驟
1.切口 在相當於腕部掌面近側橫紋處做一小橫切口,找到掌長肌,從儘可能遠處切斷。
2.肌腱轉移 在前臂掌側中1/3與下1/3交界處,再做一小縱行切口,抽出掌長肌腱,暫時用等滲鹽水紗布保護。
3.沿前臂背側中下1/3交界處靠近橈側做斜行切口,找到拇短伸肌腱,並儘量高地切斷其肌腱。
4.再在拇指掌指關節背側做一小縱切口,找到拇短伸肌腱止點,保持止點不動,將該腱抽出至前臂切口中,然後沿豌豆骨近側做一縱行切口,遊離尺側腕屈肌腱,將距止點處長4~5cm的一段肌腱按纖維方向縱劈爲二,其一半從近端切斷,但保留其在豌豆骨上的止點。而後用該劈下的半邊肌腱做成一個小圓環,直徑約0.5cm,光滑面在環內側,縫2~3針即已夠牢。這就構成滑車(腱環)。
5.縫合固定 從豌豆骨近端新做成的滑車處,通過腕部屈面和大魚際部,做一皮下隧道,方向直指拇指近端指骨的背面,然後將拇短伸肌引出該皮下隧道,防止扭曲,並使穿過豌豆骨處腱環,使拇指放在對掌位,拉緊拇短伸肌腱。將掌長肌腱通過皮下隧道與拇短伸肌腱互相編織縫合(圖3.25.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