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右心室雙出口臨牀路徑(2017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定,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發佈。
3 發佈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7] 5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範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持續推進臨牀路徑管理工作,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定了23個專業202個病種的臨牀路徑。上述臨牀路徑已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上發佈,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7年5月31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右心室雙出口根治術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右心室雙出口,行右心室雙出口根治術,年齡18歲以下的患者。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心血管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青紫、反覆呼吸道感染,生長發育遲緩,心臟雜音等。
2.體徵:青紫、可有心前區心臟雜音等。
3.輔助檢查:心電圖、胸部X線平片、超聲心動圖、心臟CT增強等。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牀技術操作規範-心血管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
右心室雙出口根治術。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11-15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右心室雙出口編碼。
3.不合並重度肺動脈高壓、左右心室發育不良、肺動脈狹窄、室間隔缺損遠離兩大動脈的患者。
4.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6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2-3天。
4.1.6.1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胸部X線平片、超聲心動圖、心臟CT增強。
4.1.6.2 2.根據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4.1.7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抗菌藥物使用: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並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可使用二代頭孢類抗菌素,如頭孢呋辛鈉,術前0.5-1小時靜脈注射。
4.1.8 (八)手術日爲入院第3-4天。
2.體外循環輔助。
4.1.9 (九)術後住院恢復8-11天。
2.病情平穩後轉回普通病房。
3.必須複查的檢查項目:血常規、血電解質、肝腎功能、胸部X線平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
4.抗菌藥物使用: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並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可使用二代頭孢類抗菌素,如頭孢呋辛鈉,兒童平均一日劑量爲60mg/kg,嚴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2-4次給予。腎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訂給藥方案:肌酐清除率>5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25mg/kg;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患者,每次25mg/kg,一日2-3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25mg/kg,一日2次。如出現術後感染,可結合藥敏結果選擇抗菌藥物。
4.1.10 (十)出院標準。
1.病人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完成複查項目。
3.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併發症。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圍手術期併發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長和費用增加。
2.手術耗材的選擇:由於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內植物和耗材,導致住院費用存在差異。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4.2 二、右心室雙出口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右心室雙出口
行右心室雙出口根治術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11-15天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3天 | 住院第4天(手術日)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病史詢問,體格檢查 □ 完成入院病歷書寫 □ 上級醫師查房 | □ 彙總檢查結果 □ 完成術前準備與術前評估 □ 術前討論,確定手術方案 □ 完成術前小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書寫 | □ 手術 □ 術後轉入重症監護病房 □ 術者完成手術記錄 □ 完成術後病程記錄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先心病護理常規 □ 二級護理 □ 飲食 □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臨時醫囑: □ 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 肺功能(必要時) □ 心血管造影(必要時) | 長期醫囑: □ 強心、利尿、補鉀治療 臨時醫囑: □ 擬於明日在全麻體外循環下行右心室雙出口根治術 □ 備皮 □ 備血 □ 術前晚灌腸 □ 術前禁食水 □ 術前鎮靜藥(酌情) □ 其他特殊醫囑 | 長期醫囑: □ 禁食 □ 預防用抗菌藥物 臨時醫囑: □ 牀旁心電圖、胸片 □ 其他特殊醫囑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入院宣教(環境、設施、人員等) | □ 術前準備(備皮等) □ 術前宣教(提醒患者按時禁水等) | □ 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記錄生命體徵 □ 記錄24小時出入量 □ 定期記錄重要監測指標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
日期 | 住院第5-6日 (術後第1-2天) | 住院第7-10日 (術後第3-6天) | 住院第11-15日 (術後第7-11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醫師查房 □ 清醒後拔除氣管插管 □ 轉回普通病房 □ 拔除胸管(根據引流量) □ 拔除尿管 | □ 醫師查房 □ 觀察切口情況 | □ 確定患者可以出院 □ 通知出院處 □ 開出院診斷書 □ 完成出院記錄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一級護理 □ 半流飲食 □ 氧氣吸入 □ 預防用抗菌藥物 □ 強心、利尿、補鉀治療 臨時醫囑: □ 心電圖 □ 大換藥 □ 其他特殊醫囑 | 長期醫囑: □ 二級護理(酌情) □ 飲食 □ 停監測(酌情) □ 停抗菌藥物(酌情) 臨時醫囑: □ 大換藥 | 臨時醫囑: □ 通知出院 □ 出院帶藥 □ 拆線換藥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觀察患者情況 □ 記錄生命體徵 □ 記錄24小時出入量 □ 術後康復指導 | □ 病人一般狀況及切口情況 □ 術後康復指導 | □ 幫助病人辦理出院手續 □ 康復宣教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