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鶯
2.1 出處
汪穎《食物本草》
2.2 拼音名
Yīnɡ
2.3 別名
黃鳥、倉庚(《詩經》),皇、商庚、鵹黃,楚雀(《爾雅》),青鳥(《左傳》),鶬鸚(《易通卦驗》),黃鸝鶹、黃鶯、黃袍(陸璣《詩疏》),黃伯勞(《綱目》)。
2.4 來源
爲黃鸝科動物黃鸝的肉。
2.5 原形態
黃鸝(《禽經》張華注)
體長約25釐米。嘴與頭等長,形較粗厚,嘴峯粉紅色,稍向下彎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虹膜紅色。雄鳥羽毛金黃而有光澤,頭部有通過眼周直達枕部的黑紋。初級飛羽及其覆羽黑色,覆羽的外翈黃色,初級飛羽則具黃或白色的狹邊。尾短;尾羽除中央的一對爲純黑外,其餘的黑色尾羽均具黃色尖端,且在愈靠外側的尾羽,黃斑愈大。腳短,呈鉛藍色;爪長而曲。雌鳥羽色相似,僅背面色澤稍帶綠色:翼及尾的黑色部分稍沾褐色。
主要生活於平原地區,低山、丘陵地帶亦可見到,常棲息於樹上。鳴聲婉囀動聽。營巢於高樹枝端。
2.6 生境分佈
分佈我國東部。
2.7 性味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平。"
2.8 功能主治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