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
概述:羽:1.五音之一;五音之一·羽:羽为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羽毛·羽:羽为羽毛。《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黑如乌羽者生。”鸟类·羽:羽指鸟类。《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南方生热…其虫羽。”
-
胡燕卵
《*辞典》:胡燕卵:出处:《别录》拼音名:H Y nLuǎn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卵。原形态:金腰燕,又名:胡燕、夏候(陶弘景),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雌雄相似。自眼先上方有一栗色眉纹,直伸至颈侧而与后颈同色的领环相接续。生境分布: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功能主治:《别录》:主治卒水浮肿。
-
白鹇
《*辞典》:白鹇: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B iXi 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 鸟类》)。中央尾羽几纯白,仅于外羽基郎杂以不连续的波状黑纹;生境分布:多见于山地竹林中。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
鸨肉
《*辞典》:鸨肉:出处:《饮膳正要》拼音名:BǎoR u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后颈基处棕栗色,上体其余部分,大都为淡棕色,布满粗阔的黑色横斑,粗斑之间,更杂以虫蠹状黑斑。翼阔大,小、中覆羽灰而具白端,大覆羽和大部分的三级飞羽纯白,次级和初级飞羽黑褐而基部白色;性味:《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
莺
原形态:黄鹂(《禽经》张华注)体长约25厘米。初级飞羽及其覆羽黑色,覆羽的外翈黄色,初级飞羽则具黄或白色的狭边。雌鸟羽色相似,仅背面色泽稍带绿色:翼及尾的黑色部分稍沾褐色。功能主治:①江颖《食物本草》:补益阳气,助睥。
-
慈乌
《*辞典》:慈乌:出处:《纲目》拼音名:C Wū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生境分布: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性味:《嘉佑本草》:味酸咸,平,无毒。功能主治:《嘉佑本草》:补劳治瘦,助气,止咳嗽,骨蒸羸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
-
复叶耳蕨属
中文名复叶耳蕨属拼音名fuyeerjueshu拉丁名Arachniodes中国植物志05(1):14属下物种哀牢山复叶耳蕨、安顺复叶耳蕨、百色复叶耳蕨、半育复叶耳蕨、背囊复叶耳蕨、长刺复叶耳蕨、长羽复叶耳蕨、川滇复叶耳蕨、刺齿复叶耳蕨、刺头复叶耳蕨、粗裂复叶耳蕨、大苗山复叶耳蕨、大姚复叶耳蕨、滇南复叶耳蕨、滇西复叶耳蕨、钝羽复叶
-
鳞毛蕨属
中文名鳞毛蕨属拼音名linmaojueshu拉丁名Dryopteris中国植物志05(1):102属下物种阿萨姆鳞毛蕨、暗鳞鳞毛蕨、半岛鳞毛蕨、半育鳞毛蕨、边果鳞毛蕨、边生鳞毛蕨、变异鳞毛蕨、柄叶鳞毛蕨、藏布鳞毛蕨、齿头鳞毛蕨、川西鳞毛蕨、刺尖鳞毛蕨、刺叶鳞毛蕨、粗齿鳞毛蕨、粗茎鳞毛蕨、大果鳞毛蕨、大明鳞毛蕨、大平鳞毛蕨、大宜昌
-
羽苔属
中文名羽苔属拼音名yutaishu拉丁名Plagiochila属下物种残叶日本羽苔、长叶羽苔、齿萼羽苔、刺边羽苔、粗齿延叶羽苔、粗齿羽苔、粗羽苔、脆羽苔、大胞羽苔、大耳羽苔、大叶羽苔、刀叶羽苔、德氏羽苔、东川羽苔、短齿羽苔、短羽苔、多齿羽苔、多枝羽苔、反叶羽苔、福氏羽苔、复枝羽苔、高氏羽苔、鸽尾羽苔、海南羽苔、韩氏羽
-
短肠蕨属
中文名短肠蕨属拼音名duanchangjueshu拉丁名Allantodia中国植物志03(2):365属下物种百山祖短肠蕨、篦齿短肠蕨、边生短肠蕨、柄鳞短肠蕨、薄盖短肠蕨、草绿短肠蕨、察隅短肠蕨、长果短肠蕨、长羽短肠蕨、冲绳短肠蕨、粗糙短肠蕨、大型短肠蕨、大叶短肠蕨、大羽短肠蕨、淡绿短肠蕨、淡绿短肠蕨(原变种)、东北短肠蕨、独龙江
-
观音座莲属
中文名观音座莲属拼音名guanyinzuolianshu拉丁名Angiopteris中国植物志02:27属下物种边生观音座莲、边位观音座莲、长柄观音座莲、长假脉观音座莲、长头观音座莲、长尾观音座莲、刺柄观音座莲、粗齿观音座莲、大顶观音座莲、大观音座莲、大脚观音座莲、大围山观音座莲、大叶观音座莲、倒披针观音座莲、定心散观音座莲、短果
-
向顶生长
向顶生长anatony指复叶的小叶或羽片,其朝上的(求顶的)叶肉、叶脉和小羽片等,要比向下的(向基的)生长发育良好,此现象称为上先出(叶)。与此相反则称为下先出(叶)。鳞毛蕨属的Dryopterismigueliana与D.linnaeaeana等属于后者,羽状复叶也因此而呈五角形的 廓。
-
鳞盖蕨属
中文名鳞盖蕨属拼音名lingaijueshu拉丁名Microlepia中国植物志02:207属下物种边缘鳞盖蕨、边缘鳞盖蕨(原变种)、薄叶鳞盖蕨、草叶鳞盖蕨、长毛鳞盖蕨、长托鳞盖蕨、粗毛鳞盖蕨、淡秆鳞盖蕨、滇西鳞盖蕨、短毛鳞盖蕨、多毛鳞盖蕨、峨眉鳞盖蕨、二羽边缘鳞盖蕨、二羽鳞盖蕨、刚毛鳞盖蕨、革质鳞盖蕨、光盖鳞盖蕨、光叶鳞盖蕨
-
拟大豆属
中文名拟大豆属拼音名nidadoushu拉丁名Ophrestia中国植物志41:259描述OphrestiaH.M.L.Forbes拟大豆属,蝶形花科,12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我国只有羽叶拟大豆O.pinnata(Merr.)Verdc.1种,产海南岛.花冠伸出萼外,旗瓣近提琴形、卵状长圆形或近圆形,基部渐狭为阔而短的瓣柄,翼瓣与龙骨瓣具耳及长柄;
-
尾羽
鸟类的尾椎并不像其它多种脊椎动物那样向体外突出而形成尾,而是由其末端长出一组扇状的正羽,称之为尾羽。在飞行时它起舵的作用,故又称舵羽。在栖息时则有平衡躯体的作用。在尾羽基部的上下,有一组覆盖于其上之小形正羽,称为尾复羽(tail-co-vert)。鸟类的尾是由尾羽和尾复羽组成的。
-
山黄麻属
中文名山黄麻属拼音名shanhuangmashu拉丁名Trema中国植物志22:392描述TremaLour.山黄麻属,榆科,约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产西南部至台湾,有些种类的树皮可编绳。胚珠单生,下垂;属下物种光叶山黄麻、光叶山黄麻(原变种)、山黄麻、山油麻、狭叶山黄麻、异色山黄麻、银毛叶山黄麻、羽脉山黄麻、羽叶山黄麻
-
山芥属
中文名山芥属拼音名shanjieshu拉丁名Barbarea中国植物志33:246描述BarbareaR.Br.山芥属,十字花科,15种,主产欧洲及亚洲。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无毛或具单毛;总状花序顶生;长角果近圆柱状四棱形,果瓣中脉显著;种子1行,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无膜质边缘;子叶缘倚胚根。属下物种欧洲山芥、山芥、台湾山芥、羽裂叶山芥
-
马棒七
马棒七此药为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tagutica)的块茎。高80—l50厘米。根状茎肥大而呈块茎状。头状花序极多数,在上部排成金字塔状的密集宽圆锥花序;花冠黄色。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8—9月开花,9—10月结果。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该药具活血、祛风、止咳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头痛、高血压、胸胁胀痛、咳嗽等。
-
铜丝还阳
铜丝还阳此药为中国该科植物无粉五角叶粉背蕨(Aleuritopterisargenteavar.obscura)的全草。叶簇生,五角形,具3回羽状分裂,羽片3—5对,对生;袍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成熟时汇合成线形,囊群盖沿叶边连续着生。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的功效。用于痈肿疮毒、无名肿毒、烧烫伤、风湿疼痛等。
-
扁轴木属
中文名扁轴木属拼音名bianzhoumushu拉丁名Parkinsonia中国植物志39:116描述ParkinsoniaL.扁轴木属,云实科,约4种,产南美、非洲和大洋洲,其中扁轴木P.aculeataL.我国海南有栽培,树皮和叶药用,补虚劳。叶互生或丛生,二回偶数羽复叶,叶轴短,顶有一刺;花组成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雄蕊10,分离,花丝基部有长柔毛;
-
新月蕨属
中文名新月蕨属拼音名xinyuejueshu拉丁名Pronephrium中国植物志04(1):292属下物种长柄新月蕨、大羽新月蕨、单叶新月蕨、岛生新月蕨、顶芽新月蕨、刚毛新月蕨、河口新月蕨、红色新月蕨、墨脱新月蕨、披针新月蕨、三羽新月蕨、硕羽新月蕨、微红新月蕨、小叶新月蕨、新月蕨、羽叶新月蕨、云贵新月蕨、针毛新月蕨
-
边缘分枝
边缘分枝是分枝法之一。指蕨类从叶柄生成羽片时,羽片的维管束从叶柄内的U字形维管束末端分枝的方式(边缘羽片迹marginalpinnatrace)(E.O.Bower,1923)。一般是从U字形维管束末端下面(背轴面)分枝,但也有从U字形维管束末端任何一面进行分枝的变态情况。
-
羽藓属
中文名羽藓属拼音名yuxianshu拉丁名Thuidium属下物种大龙羽藓、大羽藓、单枝羽藓、短肋羽藓、短枝羽藓、多毛羽藓、多疣羽藓、二歧羽藓、菲氏钩叶羽藓、钩叶羽藓、黄羽藓、灰羽藓、尖叶羽藓、卷枝羽藓、绿羽藓、美丽羽藓、密枝羽藓、南亚羽藓、拟灰羽藓、日本大羽藓、散叶羽藓、西藏羽藓、细叶羽藓、细羽藓、细枝羽藓、纤枝
-
麻花头属
中文名麻花头属拼音名mahuatoushu拉丁名Serratula中国植物志78(1):165描述SerratulaL.麻花头属,菊科,约70种,分布于欧洲至日本,我国约20余种,产西南部、西北部至东北部。多年生草本;总苞卵状或球形,总苞片多列,外面的稍短而阔,短尖或有芒,内面的狭而延长;冠毛多列,刺毛状,有小锯齿,外面的常极短。
-
五音健运
五音健运运气术语。即以古代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代表土、金、木、火、水五运,用以推演其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地为木,在音为角;
-
丝瓣芹属
中文名丝瓣芹属拼音名sibanqinshu拉丁名Acronema中国植物志55(2):113描述AcronemaEdgew.丝瓣芹属,伞形科,约23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我国有18种及2变种,主产西南各省。叶三出或1—3(-4)回羽状分裂二复伞形花序;总苞片和小总苞片通常无,极少存在;花瓣顶端丝状或尾尖状,少有短尖或钝;
-
天山泽芹属
中文名天山泽芹属拼音名tianshanzeqinshu拉丁名Berula中国植物志55(2):153描述BerulaHoffm.exBess.天山泽芹属,伞形科,1-2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我国有天山泽芹B.erecta(Huds.)Cov.1种,产新疆。多年生草本,常湿生,多须根,有走茎,茎近直立,中空;总苞片3-6,小总苞片5-6;属下物种天山泽芹
-
高河菜属
中文名高河菜属拼音名gaohecaishu拉丁名Megacarpaea中国植物志33:72描述MegacarpaeaDC.高河菜属,十字花科,约7种,主要分布在中亚及喜马拉雅,我国有3种,产西南。基生叶大,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形;总状花序排成大圆锥花序状;花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雄蕊6—16,近相等;种子每室1个,卵形;子叶缘倚胚根。
-
刺果芹属
中文名刺果芹属拼音名ciguoqinshu拉丁名Turgenia中国植物志55(1):85描述TurgeniaHoffm.刺果芹属,伞形科,仅刺果芹T.latifolia(L.复伞形花序,伞辐2-5,有总苞片和小总苞片;萼齿钻状披针形;果卵形,两侧扁平,合生面强烈收缩,主棱通常有3排粗糙的刺,次棱有1排与主棱相同的刺,棱槽内油管单一,有时2条,合生面2条;
-
火筒树属
中文名火筒树属拼音名huotongshushu拉丁名Leea中国植物志48(2):3描述LeeaL.火筒树属,葡萄科,约7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产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台湾。叶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很少单叶,小叶有锯齿;雄蕊基部合生成一个5齿裂的柱。花药即生于裂齿间;子房3-6室,每室有胚珠1颗;
-
大蒜芥属
中文名大蒜芥属拼音名dasuanjieshu拉丁名Sisymbrium中国植物志33:409描述SisymbriumL.大蒜芥属,十字花科,80余种,主产北温带,我国有9种,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无毛或具单毛;总状花序果期伸长;长角果条状圆筒形或稍扁压,开裂,果瓣具3脉;种子1行,多数,长圆形或椭圆形;
-
金盏苣苔属
中文名金盏苣苔属拼音名jinzhanjutaishu拉丁名Isometrum描述IsometrumCraib金盏苣苔属,苦苣苔科,有金盏苣苔I.farreriCraib等6种,产我国四川、湖北、甘肃及陕西。叶全部基生,旋叠状,有粗齿或小分裂,羽状脉;花排成伞形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花冠圆柱形,檐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花药每一对贴连;子房上位;蒴果线形。
-
白酒草属
中文名白酒草属拼音名baijiucaoshu拉丁名Conyza中国植物志74:339属下物种埃及白酒草、白酒草、劲直白酒草、劲直白酒草(原变种)、劲直白酒草羽裂变种、木里白酒草、苏门白酒草、宿根白酒草、香丝草、小蓬草、熊胆草、羽裂劲直白酒草、粘毛白酒草
-
五音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出《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
朱缨花属
中文名朱缨花属拼音名zhuyinghuashu拉丁名Calliandra中国植物志39:37描述CallianaraBenth.朱缨花属,含羞草科,约125种,产美洲、非洲及印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及广东引种有朱缨花C.haematocephalaHassk.及小朱缨花C.surinanensisBenth.2种,供园庭绿化布置用。荚果线形,成熟时由顶部向基部沿缝线开裂。
-
代儿茶属
中文名代儿茶属拼音名daierchashu拉丁名Dichrostachys中国植物志39:9描述DichrostachysWightetArn.代儿茶属,含羞草科,产热带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我国广东引入有代儿茶D.cinerea(L.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轴上有棒状腺体,羽片及小叶多对;花组成圆柱形的穗状花序簇生于叶腋,上部的花为两性花,黄色,下部的花为中性花。
-
猴耳环属
中文名猴耳环属拼音名houerhuanshu拉丁名Pithecellobium中国植物志39:50描述PithecellobiumMart.猴耳环属,含羞草科,约100种。花两性,排成球形头状花序或圆柱状的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或簇生于枝顶,或再排成圆锥花序式;雄蕊多数,长突出,合生成一管;属下物种薄叶猴耳环、猴耳环、亮叶猴耳环、牛蹄豆
-
牧豆树属
中文名牧豆树属拼音名mudoushushu拉丁名Prosopis中国植物志39:7描述ProsopisL.牧豆树属,含羞草科,45种,产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广东引入栽培有牧豆树P.juliflora(Swartz)DC.1种,可作荒山造林树种。荚果压扁至圆柱形,不开裂,肿胀,中果皮厚,海绵质,内果皮骨质或纸质;种子间有隔膜。
-
大合欢属
中文名大合欢属拼音名dahehuanshu拉丁名Zygia中国植物志39:49描述ZygiaP.Br.大合欢属,含羞草科,21种,产热带美洲、亚洲及大洋洲,我国有1种,产云南、广西和广东。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花组成头状花序或再排成圆锥花序式,生于老茎、老枝上或顶生、腋生;花冠管状,5齿裂;雄蕊多数,基部连合;种子扁平。
-
假还阳参属
中文名假还阳参属拼音名jiahuanyangcanshu拉丁名Crepidiastrum中国植物志80(1):160描述CrepidiastrumNakai假还阳参属,菊科,约8种,产东亚,我国有假还阳参C.taiwanianumNakai和C.koshunenseNakai2种,产台湾。叶具柄,全缘或有齿缺,很少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呈伞房花序式排列于枝顶;总苞片长,下有3-5个较小的苞片;
-
照夜白属
中文名照夜白属拼音名zhaoyebaishu拉丁名Nyctocalos中国植物志69:4描述NyctocalosTeijsm.etBinn.照夜白属,紫葳科,5种,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我国有照夜白N.shanicaMacgr.etSmith等2种,产云南。花冠白色,管极长,顶端钟形,裂片5,近相等;雄蕊4-5,花药丁字着生,顶端有一尾状附属体;子房短圆柱状,胚珠多列;
-
矮伞芹属
中文名矮伞芹属拼音名aisanqinshu拉丁名Chamaesciadium中国植物志55(2):66描述ChamaesciadiumC.A.Mey.矮伞芹属,伞形科,约3种,自苏联向东南分布至阿富汗、土耳其、伊朗、印度和我国的新疆、西藏自治区。复伞形花序;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果长卵形,两侧扁压,无毛,每棱槽有油管3-6,胚乳平直,心皮柄仅顶端2裂。
-
双盖蕨属
中文名双盖蕨属拼音名shuanggaijueshu拉丁名Diplazium中国植物志03(2):485属下物种白沙双盖蕨、薄叶双盖蕨、大叶双盖蕨、单叶双盖蕨、顶羽裂双盖蕨、海南双盖蕨、厚叶双盖蕨、锯齿双盖蕨、马鞍山双盖蕨、缅甸双盖蕨、双盖蕨、双盖蕨(原变种)、狭鳞双盖蕨、隐脉双盖蕨、羽裂叶双盖蕨
-
雨树属
中文名雨树属拼音名yushushu拉丁名Samanea中国植物志39:72描述SamaneaMerr.雨树属,含羞草科,20种,产热带美洲及非洲,我国台湾、云南引入栽培有雨树S.saman(Jacq.)Merr.1种,枝叶繁茂,作庭园绿化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3-6对,小叶3至多对;花冠漏斗状,具5裂片;雄蕊多数,突露,基部连合;属下物种雨树
-
嘉榄属
中文名嘉榄属拼音名jialanshu拉丁名Garuga中国植物志43(3):20描述GarugaRoxb.嘉榄属,橄榄科,4-5种,分布于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洋洲东北部,我国有嘉榄G.pinnataRoxb.,G.forrestiiW.W.Sm.和G.yunnanensisHu等4种,产西南部和南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聚生于枝顶;
-
球花豆属
中文名球花豆属拼音名qiuhuadoushu拉丁名Parkia中国植物志39:73描述ParkiaR.Br.球花豆属,含羞草科,约60种。叶为2回羽状复叶,羽片及小叶多数;花极多,组成棒状或扁球形的头状花序;线状匙形,分离或连合至中部;雄蕊10枚,基部常和花冠贴生;荚果长圆形,直或弯曲,2瓣裂。属下物种大叶球花豆、球花豆
-
纤羽
纤羽hairfeather羽毛的一种,具细长的羽轴,无羽枝。
-
凤凰木属
中文名凤凰木属拼音名fenghuangmushu拉丁名Delonix中国植物志39:95描述DelonixRaf.凤凰木属,云实科,2-3种,分布于非洲和热带亚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凤凰木D.regiaRaf.1种,西南部至东南部常见,开花时灿烂夺目,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花大红色,极美丽,组成顶生或腋生、伞房状的总状花序;子房无柄,胚珠多数;
-
棋子豆属
中文名棋子豆属拼音名qizidoushu拉丁名Cylindrokelupha中国植物志39:38描述CylindrokeluphaKosterm.棋子豆属,含羞草科,13种,产马来半岛及印度支那半岛,南达加里曼丹,我国有10种,产云南、广西。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2对;花冠管状,顶具5裂片;荚果圆柱形,果瓣革质或近木质,成熟后沿背腹两缝线开裂;
-
条果芥属
中文名条果芥属拼音名tiaoguojieshu拉丁名Parrya中国植物志33:353描述ParryaR.Br.条果芥属,十字花科,约30种,主产东亚,我国有7种,产新疆及西藏。属下物种垫状条果芥、灌丛条果芥、近长角条果芥、裸茎条果芥、毛萼条果芥、天山条果芥、无茎条果芥、无毛条果芥、有毛条果芥、羽裂条果芥、羽裂条果芥(原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