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xiōng zhǔ dòng mài zào yǐng
2 英文參考
thoracic aortography
6 準備
1.病人準備
(1)向病人及家屬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意外,簽訂造影協議書。
(2)詢問病史及各項檢查結果,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胸片、CT、MRI等,根據臨牀要求設計造影方法。
(3)檢查心、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和出凝血時間。
(4)碘劑及麻醉劑按藥典規定進行必要的處理。
(5)術前4h禁飲食。必要時給予鎮靜藥,嬰幼兒作全身麻醉。
(6)穿刺部位常規備皮。
(7)建立靜脈通道,便於術中用藥及搶救。
2.器械準備
(1)心血管X線機,配有電影攝影、DSA或電視錄像設備。
(2)造影手術器械消毒包。
(3)穿刺插管器材,如穿刺針、導管鞘、導管和導絲等。
(4)壓力注射器及其針筒、連接管。
(5)心電監護儀、電壓力計、心臟除顫器、中心供氧、麻醉機及負壓吸引器。
3.藥品準備
(1)對比劑:有機碘水製劑(60%~76%離子型或300~370mg/ml非離子型)。
(2)麻醉劑、抗凝劑及心導管檢查所需藥品。
(3)併發症和心臟病搶救藥品。
1.經皮穿刺或切開法從股動脈或肱動脈插入豬尾導管。
2.將導管置於主動脈內,可根據診斷要求將導管前端置於主動脈根部、升部、弓部或降部,但勿放置於主動脈瘤內。
3.注射參數包括對比劑用量成人35~50ml/次,流率15~25ml/s;兒童1.0~2.0ml/kg,2s注射完畢。
4.造影體位爲雙斜位或正側位或長軸斜位(適用於動脈導管未閉或主動脈縮窄)。
5.造影程序爲DSA 12.5~50幀/s;電影攝影:25~50幀/s;注射延遲0.5s。根據診斷需要決定攝影持續時間,一般3~5s,如有主動脈狹窄病變,可適當延長。
6.造影完畢拔出導管,局部壓迫10~15min後加壓包紮。
7.由攝影技師認真填寫檢查申請單的相關項目和技術參數,並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