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involucrate stahlianthus rhiz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廣西中藥志》·土田七
土田七爲中藥名,出自《廣西中藥志》。爲《雲南中草藥》記載的白背三七之別名[1]。
3.1 別名
3.2 來源及產地
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的根或全草。分佈我國南部及西南部[2]。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1.治癰腫,跌打損傷,骨折,創傷出血,水火燙傷。鮮品搗敷[2]。
3.5 用法用量
煎服:6~9g[2]。
4 《全國中草藥彙編》·土田七
土田七爲中藥名,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爲《峨眉山藥用植物》記載的峨參之別名[2]。
4.1 別名
4.2 來源及產地
傘形科植物峨參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的根。主產四川[3]。
4.3 性味歸經
4.4 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祛瘀生新。治脾虛腹脹,四肢無力,肺虛咳喘,咳嗽咯血,老人尿頻,水腫,腰痛,跌打損傷[3]。
4.5 用法用量
煎服:9~15g[3]。
4.6 化學成分
本品含峨參內酯(Anthricin)、異峨參內酯及糖類等。還含峨參醇、紫花前胡苷、尿嘧啶、芹菜素、β-月桂烯、對聚傘花素等。根莖含歐前胡內酯等[3]。
5 《*辭典》·土田七
5.1 出處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5.2 拼音名
Tǔ Tián Qī
5.3 別名
5.4 來源
爲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塊莖。秋、冬、春採挖根莖,洗淨;曬乾備用。
5.5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30釐米。根莖呈不規則圓形,芳香有辛辣味,根莖的分枝頂端膨大成球形,又可長出新苗。葉基生,通常2~3片,形似竹葉,先端短尖,基部狹而成柄,有多數弧形平行脈。花黃色。
5.6 生境分佈
廣東、廣西、江西有栽培。
5.7 性味
辛微苦,溫。
5.8 功能主治
散瘀消腫,活血止血,行氣止痛。治跌打瘀痛,風溼骨痛,吐血,衄血,月經過多,蟲蛇咬傷。
5.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浸酒。外用:研粉敷。
5.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