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復證

中醫病證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í fù zhèng

2 註解

時復證   病證名。反覆發作之眼病時證。見《證治準繩·雜病》。《眼科菁華錄》(1935)形容該病“類似赤熱,不治自愈,乃期而發,過期又愈,如花如潮,久而不治,遂成其害。”《審視瑤函》:“未發問其所發之時,別其病本在何經絡,既發者當驗其形色經絡以別何部分。”又稱:“不必拘執,仍須視其時症,診何臟腑相剋然後加減。”一般治療,當按辨證及發病季節用藥。發於春季者,宜驅風清熱,方用洗肝散(《銀海精微》方)加減;發於夏季者,宜清心瀉熱,用洗心湯(《審視瑤函》方)加減;發於秋季者,宜潤燥瀉火,用瀉肺湯(《銀海精微》方)加減;發於冬季者,宜滋陰抑火之劑,方選六味地黃湯加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