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鱗魚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ng lín yú

2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3 拼音名

Qīnɡ Lín Yú

4 英文名

Harengula;Pilchard

5 別名

青皮柳葉魚、青鱗、青皮子、柳葉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鯡科動物青鱗魚及其近緣種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arengula zunasi Bleeker[Sardinella zunasi(Bleeker)]

採收和儲藏:捕撈後,去其內臟,洗淨,鮮用。

7 形態

青鱗魚,體側扁,長橢圓形,一般長10-12cm,大者可達15cm。頭短小,頭頂較平,吻短於或等於眼徑,眼中大,側上位,有脂膜。口小,前上位,下頜稍長於上頜。前頜骨小,上頜骨寬,下緣具細鋸齒。上頜骨、齶骨及舌上均有細牙。鰓孔大,鰓耙細長48-57。圓鱗大而薄,縱列鱗42-44,橫列鱗12-14。腹緣鋸齒狀棱鱗(17-18)+(13-14)。背微隆凸,背鰭17-19。臀鰭20-22。胸鰭17,位底。腹緣彎凸度大,腹鰭顯着小於胸鰭。尾鰭深叉形。體背側青綠色,腹側銀白色。鰓蓋後餐有具1黑斑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爲溫水性中層小型魚類,以浮游生物爲食,棲息於近海沿岸,在黃渤海產卵期爲5-6月,產卵場爲泥沙質海底

資源分佈:我國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9 化學成份

青鱗魚丁酸(butyric acid),三甲胺(trimethylamine),2-甲基-丙醛(2-methyl-propanal),丙醛(propanal),乙醛(ethanal)等。

10 性味

味甘;淡;性溫

12 功能主治

解毒。主海蛇咬傷;纏腰火丹

13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內服:適量,鮮品浸醋食。

14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解毒功能。主治海蛇蛟傷。

15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