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叶
《*辞典》:柳叶:出处:《本经》拼音名:LiǔY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治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②陶弘景:疗漆疮。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病,疔疮,传尸骨蒸劳,汤火疮毒入腹热闷;⑧治疗高血压病鲜柳叶0.5斤,加水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
-
湿疹
加减:瘙痒剧烈酌加白藓皮、地肤子;湿阻:症状:病程日久,缠绵不已,皮肤粗糙肥厚,伴明显瘙痒,局部皮损处搔痕、糜烂,抓后津水淋漓,渗液浸淫,皮疹色暗,泛发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
壬水金丹
《惠直堂方》卷一:组成:锦纹川大黄5斤(切薄片,滴烧酒1斤,白蜜4两,拌匀,用柳木甑1口,下铺柳叶寸余厚,以绿豆2升,水浸1夜;主治:痰迷风瘫,蛊膈虚损,哮喘痰壅,噎气吞酸,及各般风症,羊癫、醉酲、消渴、下元虚弱。用法用量:每用药1丸,舌下化咽。再用糯米汤熬三日,以味不涩,满口生津为度。
-
柳叶箬属
中文名柳叶箬属拼音名liuyeruoshu拉丁名Isachne中国植物志10(1):176描述IsachneR.Br.柳叶箬属,禾本科,约120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5种,分布甚广,其中最常见的为柳叶箬I.globosa(Thunb.)Kuntze,喜生于水分或潮湿地上,茎叶柔嫩,适为家畜的饲料。外稃和内稃革质,或第一小花的内外稃草质;
-
滇杠柳
拼音名:DiānG nɡLiǔ别名:柳叶过山龙、青蛇胆、飞仙藤、黑骨藤、柳叶夹、小黑牛来源: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滇杠柳PeriplocaforrestiiSchlecht.,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乳腺炎,闭经,月经不调;注意:肝炎、溃疡病患者忌服。
-
红果树属
中文名红果树属拼音名hongguoshushu拉丁名Stranvaesia中国植物志36:210描述StranvaesiaLindl.红果树属,蔷薇科,约5种,分布于我国及印度、缅甸北部山地,我国有4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叶互生,全缘或有锯齿,无腺体,有托叶;雄蕊约20;雌蕊1,子房半下位,5室,每室有胚珠2颗;果为一小梨果,有种子5颗。
-
飞蓬属
中文名飞蓬属拼音名feipengshu拉丁名Erigeron中国植物志74:295描述ErigeronL.飞蓬属,菊科,200种,广布于全球,北美尤盛,我国有33种,各地皆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全缘或有齿缺;头状花序异性,放射状,作伞房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排列;缘花雌性,多列,舌状,舌片小或内列的无舌片;
-
石楠属
中文名石楠属拼音名shinanshu拉丁名Photinia中国植物志36:216描述PhotiniaLindl.石楠属,蔷薇科,60种以上,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北美,我国约40种,产西南部至中部,材质坚硬,纹理密致,可为伞柄、秤杆、算珠子等用,或栽培供观赏,常见的种类有石楠P.serrulataLindl.,P.prunifoliaLindl.等。叶互生,具短柄,常有锯齿;
-
白前
概述:白前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evel.或芫花叶白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功能主治:功在降气,祛痰,止嗽。白前饮片:炮制:白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
柳叶蕨属
中文名柳叶蕨属拼音名liuyejueshu拉丁名Cyrtogonellum中国植物志05(2):177属下物种峨眉柳叶蕨、弓羽柳叶蕨、离脉柳叶蕨、镰羽柳叶蕨、柳叶蕨、西畴柳叶蕨、小柳叶蕨、斜基柳叶蕨
-
旋覆花属
中文名旋覆花属拼音名xuanfuhuashu拉丁名Inula中国植物志75:248描述InulaL.旋覆花属,菊科,200种,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我国有20余种,广布。头状花序单生或排成伞房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异性,放射状或少有盘状;总苞片多列,长短不等;花冠顶端5齿裂,花药基部部形,具长尾部;瘦果近圆柱形,通常有棱;
-
血沟丹
拼音名:XuèGōuDān别名:土黄芩、一麻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柳叶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yunnanensisLevl.Var.salicifolicSunexG.H.Hu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晒干。叶柄长0.7-1.2cm,水红色,腹凹背凸,被具腺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谷边或灌木丛中。肺热咳喘;热毒泻痢;
-
柳枝
苞片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早落;药理作用:水杨甙与稀盐酸或硫酸共煮可水解为水杨甙元及葡萄糖。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厥阴经。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折碎煎汤,倾坐桶内,被围住熏。亦可每日取柳枝、枫杨枝各3两,柳叶、枫杨叶各1.5两,制成煎剂两次分服。
-
榉柳叶汤
处方:榉柳叶3斤,麦门冬(去心)2两,干姜2两,大枣10枚(擘),甘草1两(炙)。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榉柳叶,取8升,去滓,纳诸药,又煮取3升,分3服。摘录:《千金翼》卷八
-
青鳞鱼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温水性中层小型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栖息于近海沿岸,在黄渤海产卵期为5-6月,产卵场为泥沙质海底。化学成份:青鳞鱼含丁酸(butyricacid),三甲胺(trimethylamine),2-甲基-丙醛(2-methyl-propanal),丙醛(propanal),乙醛(ethanal)等。性味:味甘;性温归经:心经功能主治:解毒。
-
红千层属
中文名红千层属拼音名hongqiancengshu拉丁名Callistemon中国植物志53(1):53描述CallistemonR.Br.红千层属,桃金娘科,约20余种,原产澳大利亚,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红千层C.rigidusR.Br.和柳叶红千层C.salignumDC.等3种,花极美丽。雄蕊极多数,数列,红色或黄色,分离或基部合生,常比花瓣长数倍,花药背着,纵裂;
-
辣蓼草
《*辞典》:辣蓼草:出处:《江苏植药志》拼音名:L LiǎoCǎo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乎无柄;分布南北各地。药理作用: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20~治肿疡,痢疾腹痛。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备注:同属植物辣蓼、水蓼、假长尾蓼和本品的全草,在不同地区均作辣蓼入药。
-
黄芩属
中文名黄芩属拼音名huangqinshu拉丁名Scutellaria中国植物志65(2):124描述ScutellariaL.黄芩属,唇形科,约300余种,广布于世界,但热带非洲少见,非洲南部全无,我国约100余种,南北均产之,其中黄芩S.baicalensisGeorgi为著名的中药之一,产北部。茎叶常具齿,或羽状分裂或极全缘,苞叶与茎叶同形或向上成苞片;
-
忍冬属
中文名忍冬属拼音名rendongshu拉丁名Lonicera中国植物志72:143描述LoniceraL.忍冬属,忍冬科,约20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00余种,其中金银花L.japonicaThunb.入药有清凉散热之效,有些供观赏用。花左右对称或辐射对称,成对生于腋生的花序柄之顶,有苞片2和小苞片4,或为无柄的花 生于枝顶;
-
栒子属
中文名栒子属拼音名zishu拉丁名Cotoneaster中国植物志36:107描述CotoneasterMedik.栒子属,蔷薇科,90种,分布于东半球北温带,我国约50余种,分布甚广,但主产地为西南部,大多数可作观赏植物。叶互生,单叶,全缘;子房下位,2-5室;果小,有小核2-5颗。
-
十叶散
《古方汇精》卷二:组成:芙蓉叶、荷叶、蕉叶、菊叶、银花叶、紫苏叶、柳叶、槐叶、冬桑叶、天名精叶各等分。用法用量:猝遇喉症,外用芦管吹之,内用甘草、桔梗汤或开水调下,每服7分。如遇无名火毒,焮肿红赤,取井花水,调敷患处。制备方法:各应时采鲜者,风干为末,和匀,瓷瓶收贮。
-
祛火利痰丸
《玉案》卷三:方名:祛火利痰丸组成:大黄(锦纹者1斤,切片,好酒浸2日,上下柳叶蒸黑色,晒干为末),巴戟天4两(水泡,去骨),萝卜子(炒)2两,真苏子(炒)2两,麦芽(炒)2两,枳实(炒)2两。主治:一切痰火,久嗽不住。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茶清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神授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方名:神授丸别名:面饼丸组成:密陀僧2两(研),黄连(去须)1两。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神效丸。《名家方选》:方名:神授丸组成:大黄1钱,皂角1钱,桃仁1钱,槟榔1钱,雷丸1钱,安息香1分。《百一》卷六引葛枢密方:方名:神授丸组成:南木香2钱半,肉豆蔻1两(面裹煨)。主治:脏腑泄泻。
-
猪肝脯
5、6、7旬以外,加人乳1碗,参汤1茶钟,酒2茶钟,当归汤2钟。制备方法:上6味,除秋石外,将上五味合一处调匀,分作5份,肝亦分五份,用黑薄皮瓷罐子1个,底加一层药,药上排一层肝,肝上撒秋石,又药一层,肝一层,肝上仍加秋石末,如此3-4层,上用药盖肝,加酒1碗泡肝;俟火气尽,取出,即细嚼慢咽十数片;
-
甜菜
甜菜是藜科甜菜属Beta植物。甜菜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甜菜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第一年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形成繁茂的叶丛,粗大的块根;叶片形状常见的有盾形、心脏形、犁铧形、矩形、团扇形、舌形和柳叶形等。甜菜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适宜块根生长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
蓍属
中文名蓍属拼音名shishu拉丁名Achillea中国植物志76(1):9描述AchilleaL.蓍属,菊科,约2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5种(狭义者归并为5种),广布,大部产北部,其中蓍A.alpinaL.可入药。多年生草本,稀为亚灌木;花序托有托片;天山蓍属HandeliaHleim.也是自蓍属中分出,主要特征在于头状花序仅有两性花,总苞片1层。
-
小檗属
中文名小檗属拼音名xiaoboshu拉丁名Berberis中国植物志29:54描述BerberisL.小檗属,小檗科,约500种,分布于南北美、亚洲、欧洲和非洲,我国约200种,大部产西部和西南部。木材和内皮黄色;枝有刺,刺为一种变态叶所变成;叶为单叶,叶片与叶柄接连处有节;萼片6,下有小苞片2-3;花瓣6,基部常有腺体2;
-
半边莲属
中文名半边莲属拼音名banbianlianshu拉丁名Lobelia中国植物志73(2):145描述LobeliaL.半边莲属,半边莲科,25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大部生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0种,产长江以南,北部绝少,有些入药,如半边莲L.chinensisLour.有利水,消肿,解毒之功,可治蛇伤、肿毒等症;草本或亚灌木;胚珠多数,生于中轴胎座上;
-
薯蓣属
中文名薯蓣属拼音名shuyushu拉丁名Dioscorea中国植物志16(1):54描述DioscoreaL.薯蓣属,薯蓣科,25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80种,主产西南至东南,西北和北部较少,其中参薯D.alataL.和甜薯D.esculeata(Lour.缠绕植物,有块茎或根茎;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排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
树萝卜属
中文名树萝卜属拼音名shuluoboshu拉丁名Agapetes中国植物志57(3):165属下物种阿波树萝卜、白果树萝卜、白花树萝卜、杯梗树萝卜、边脉树萝卜、沧源树萝卜、藏布江树萝卜、茶叶树萝卜、长梗树萝卜、长梗树萝卜(变种)、长圆叶树萝卜、长圆叶树萝卜(原变种)、垂花树萝卜、丛生树萝卜、大果树萝卜、大花树萝卜、大花树萝卜(变种
-
金叶子属
中文名金叶子属拼音名jinyezishu拉丁名Craibiodendron中国植物志57(3):37属下物种广东金叶子、广东金叶子(变种)、金叶子、柳叶金叶子、硬花金叶子、硬花金叶子(原变种)、云南金叶子
-
五层龙属
中文名五层龙属拼音名wucenglongshu拉丁名Salacia中国植物志46:1描述SalaciaL.五层龙属,翅子藤科,20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产云南、广西和广东。叶对生,无托叶;属下物种橙果五层龙、多籽五层龙、粉叶五层龙、海南五层龙、河口五层龙、阔叶五层龙、柳叶五层龙、密花五层龙、无柄五层龙、五层龙
-
黄肉楠属
中文名黄肉楠属拼音名huangrounanshu拉丁名Actinodaphne中国植物志31:242描述ActinodaphneNees黄肉楠属,樟科,约1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9种,产西南、南部至东部,其中产云南南部的思茅黄肉楠A.henryiGamble,材质优良,为建筑、家具及工业用材,产广东、广西南部的毛黄肉楠A.pilosa(Lour.
-
葱属
中文名葱属拼音名congshu拉丁名Allium中国植物志14:170描述AlliumL.葱属,石蒜科,约4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20种,南北各省均产,其中数种为常见的蔬菜,如葱A.fistulosumL.、洋葱A.cepaL.、蒜A.sativumL.韭A.tuberosumRottlerexSpreng.和薤A.chnenseG.Don等,有些供观赏用。子房上位,3室;果为一蒴果。
-
杜茎山属
中文名杜茎山属拼音名dujingshanshu拉丁名Maesa中国植物志58:3描述MaesaForsk.杜茎山属,紫金牛科,约20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27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花小,两性或单性,5数,有小苞片1对,排成腋生、稀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子房半下位,1室,有胚珠多数生于特立中央胎座上;种子多数,具棱。
-
柳叶菜属
中文名柳叶菜属拼音名liuyecaishu拉丁名Epilobium中国植物志53(2):73描述EpilobiumL.柳叶菜属,柳叶菜科,约200种,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有约36种,产西南、中部至东北。叶狭,状如柳叶,对生或互生;花单生于叶腋内或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子房下位,4室,柱头4裂;蒴果长而狭;种子多数,有束毛。
-
鼠李属
中文名鼠李属拼音名shulishu拉丁名Rhamnus中国植物志48(1):19描述RhamnusL.鼠李属,鼠李科,包括FrangulaMill.有160余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60余种,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染料、药用或观赏用。花小,淡绿色或淡黄色,两性或单性,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
-
梨属
中文名梨属拼音名lishu拉丁名Pyrus中国植物志36:354描述PyrusL.梨属,蔷薇科,约25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4种,其中如沙梨P.pyrifolia(Burm.f.)Nakai和白梨P.bretschneideriRehd.等为我国南北著名的果品。叶互生,单叶,全缘或有锯齿,稀分裂;托叶小,有时脱落;雄蕊20-30;子房下位,2-5室,每室有胚珠2颗;
-
立效汤
方出《奇方类编》卷下,名见《仙拈集》卷三:立效汤:处方:益母草1两,归身8钱,知母5钱,川芎3钱,旱三七3钱,陈棕灰3钱。附注:立效散(《卫生总微》卷十五)。《会约》卷十九:组成:生黄耆3钱,白术1钱半,当归身2钱,小川芎5分,白芷1钱2分,苍术1钱2分,净银花1钱半,茯苓1钱,甘草1钱,车前子(去壳)8分。
-
蛇根草属
中文名蛇根草属拼音名shegencaoshu拉丁名Ophiorrhiza中国植物志71(1):110描述OphiorrhizaL.蛇根草属,茜草科,约15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约20种,产西南部至台湾。草本,很少亚灌木;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以下,内藏或少有突出,花丝短或延长,花药背着,基部2裂;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极多数;
-
螺序草属
中文名螺序草属拼音名luoxucaoshu拉丁名Spiradiclis中国植物志71(1):86描述SpiradiclisBl.螺序草属,茜草科,约10余种,产亚洲,我国有螺序草S.caespitosaBl.等约10种,产西南部和南部。花冠管状或漏斗状,裂片5,镊合状排列;子房下位,2室,有胚珠多颗;果为一近球形或线状长椭圆形的蒴果;种皮膜质,有网纹,胚乳肉质。
-
马先蒿属
中文名马先蒿属拼音名maxianhaoshu拉丁名Pedicularis中国植物志68:1描述PedicularisL.马先蒿属,玄参科,600种以上,(亦说200种以上)为双子叶植物中大属之一,分布于北半球,尤以北极和近北极地区最多,温带的高山地带亦不少,我国已知的有329种,广布于全国各省,西南部尤盛。萼管状,2-5齿裂;
-
八叶汤
《外科集腋》卷四处方扁柏叶、青蒿叶、蓖麻叶、金银叶、桃叶、柳叶、槐叶、艾叶各等分。《三因》卷十五处方桑叶、荷叶、地黄叶、皂角叶、蒻叶、苍耳叶、菖蒲叶、何首乌叶各等分。制法上药晒干,烧存性,为末如面药。功能主治大风疮。用法用量水煎,洗手、面、身体。注意切须戒盐。
-
萆麻汤
处方:扁柏叶、槐叶、青蒿叶、柳叶、萆麻叶、桃叶、金银花、艾叶各等分。功能主治:阴(匿虫)。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
石斑木属
雄蕊15-20;果为一核果状的梨果,有种子1-2颗。属下物种齿叶绣毛石斑木、大叶石斑木、恒春石斑木、厚叶石斑木、柳叶石斑木、毛序石斑木、全缘石斑木、石斑木、石斑木(原变种)、石斑木恒春变种、石斑木毛序变种、细叶石斑木、陷脉石斑木、绣毛石斑木(原变种)、锈毛石斑木、锈毛石斑木齿叶变种、锈毛右斑木(原变种)
-
柳枝膏
《普济方》卷四○七:柳枝膏:处方:垂柳枝150克苦参60克黄芩30克制法:上锉为粗末。功能主治:治漆疮,四肢壮热。摘录:《圣济总录》卷 一九《鸡峰》卷二十二:方名:柳枝膏组成:麻油半斤,黄丹3两,乳香1分,柳枝1握。制备方法:如常法熬成,然后入乳香搅匀,贮器中。
-
白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柳:别名:苏盖提[维名]来源:杨柳科白柳SalixalbaL.,以叶、芽、根入药。生境分布:新疆、甘肃、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湿。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肾炎,疮疖。用白柳叶浸膏(每100公斤柳叶,可提7.5~治风湿性关节炎初起:白柳芽5钱,水煎服。
-
草本威灵仙
"据其所述,参考并州(今山西太原)威灵仙、晋州(今山西临汾)威灵仙和宁化军(在今山西宁武县境)威灵仙图,拼音名:CáoBěnWēiLínɡXiān别名: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九 草、斩龙剑、秆杆升麻、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草本威灵仙的根及全草。清热解毒。
-
翻白柴
《*辞典》:翻白柴: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FānB iCh i别名:木帚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柳叶栒子(《经济植物手册》),把把柴(《四川中药志》)。子房半下位,花柱数枚,离生。生境分布:生于山顶岩石等处。性味:性凉,味苦,无毒。功能主治:除风热。②治肠风下血:翻白柴、野地瓜根、白麦、酸汤杆、槐花。
-
黑骨头
《*辞典》:黑骨头: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HēiGǔTou别名: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广西药植名录》),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云南中草药选》),小黑牛、青香藤、奶浆藤、青色丹、黑骨藤、青风藤(《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