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梨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ù lí

2 《*辭典》:鹿梨

2.1 出處

本草圖經

2.2 拼音名

Lù Lí

2.3 別名

檖(《詩經》),赤羅(《毛詩傳》),羅(《爾雅》),山梨、楊檖、鼠梨、赤蘿(陸璣《詩疏》),樹梨(《綱目》),酸梨(《植物名實圖考長編》),野梨(江西《草藥手冊》)。

2.4 來源

薔薇科植物豆梨果實

2.5 形態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9米。樹皮灰黑色;小枝光滑;冬芽有細毛。單葉互生,或於短枝上簇生,闊卵形或卵形,長4~8釐米,寬3.3~5.5釐米,先端短銳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邊緣有細而圓鈍的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2~4釐米。傘房花序呈總狀,有花6~12朵,花徑2~2.5釐米;花梗長1.5~3釐米;萼片5,披針形,稍短於萼筒),外面無毛,內面有稀毛;花瓣5,卵圓形,白色有短爪;雄蕊20;花柱2,稀爲3。梨果球形,徑約1~2釐米,黑褐色,有斑點,萼裂片脫落;果柄細長。種子黑褐色。花期4月。果期9月。

2.6 生境分佈

生於溪旁、路邊及雜木林中,分佈廣東、江西、浙扛、江蘇、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等地。

2.7 化學成份

水分75~80%,糖約15~20%。

2.8 性味

《綱目》:"酸澀,寒,無毒。"

2.9 功能主治

本草圖經》:"煨食治痢。"

2.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