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西梭黴素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iú suān xī suō méi sù

2 藥品標準

2.1 正式名

硫酸西梭黴素

2.2 漢語拼音

Liusuan Xisuomeisu

2.3 標準號

WS-024(X-19)-92

2.4 拉丁文或英文

SISOMICINI SULFAS

2.5 主要活性成分

本品爲0-3-去氧-4-C-甲基-3-甲胺基β-L-阿拉伯糖吡喃甙基(1→4)-0-[2,6-二氨基-2,3,4,6,-四去氧-α-D甘油已糖-4-烯醇型吡喃糖甙-(1→6)]-2-去氧-L-鏈黴胺的硫酸鹽,按乾燥品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於580西梭黴素單位。

2.6 性狀

本品爲白色或類白色粉末;無臭,有引溼性。

本品爲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丙酮氯仿乙醚中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成每1mg含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67頁)以乾燥品計算,以旋度爲+100°至+110°。

2.7 鑑別

(1)取本品與西梭黴素對照品,各加水製成每1ml中含有10mg的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30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和兩種溶液的混合液(1∶1)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氨水(25∶60∶30)爲展開劑,展開3小時後,涼幹,在110℃加熱15分鐘,冷卻,用1%茚三酮丁醇溶液(丁醇中先加1ml吡啶)噴霧顯色或放置碘蒸氣中顯色,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所顯斑點的顏色與位置應一致。

(2)本品水溶液硫酸鹽的鑑別反應(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39頁)。

2.8 檢查

酸度 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含40mg的溶液,依法測定(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44頁)PH值應爲3.5-5.5。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0.8g,加水10ml溶解後,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8頁)比較,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或黃綠色2號標準比色液(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7頁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深。

乾燥失重 取本品0.1g精密稱定,於110℃減壓乾燥3小時,減失重量不得超過15.0%(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5頁)。

熾灼殘渣 不得超過1.0%(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6頁)。

常毒性 取本品,加滅菌生理鹽水製成每1ml中含600單位的溶液,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106頁),按靜脈注射法給藥,應符合規定

熱原 取本品,加注射用水製成每1ml中含10000單位的溶液,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106頁),劑量按家兔體重每1kg注射1ml,應符合規定

降壓物質 取本品,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108頁).劑量按貓體重每1kg注射2000單位計算,應符合規定

2.9 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本品適量,加磷酸緩衝液(PH7.8)溶解,並分別稀釋成每1ml中含10單位與5單位的溶液,以短小芽孢桿菌(63202)爲檢定菌,中國藥典1990年版I號培養基(PH7.8)按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113頁)測定即得。

2.10 作用與用途

2.11 用法與用量

2.12 注意

2.13 劑量

2.14 標示量

2.15 類別

抗生素類藥。

2.16 製劑

2.17 規格

2.18 貯藏

密封,在乾燥保存

2.19 有效期

暫定3年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