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天茄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kǔ tiān qié

2 全國中草藥彙編》:苦天茄

2.1 拼音名

Kǔ Tiān Qié

2.2 別名

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顛茄金彈子、黃角刺、狗茄子、添錢果

2.3 來源

茄科苦天茄Solanum khassianum C. B. Clarke,以根、果入藥。

2.4 生境分佈

雲南。

2.5 化學成份

果含三種甾體成分,主要爲甾體生物鹼甙,水解後可產生澳洲茄胺(solasodine)。

2.6 性味

微苦,寒。有小毒

2.7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鎮靜止痛。主治風溼跌打疼痛神經頭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等。外用葉、果治瘡毒。

2.8 用法用量

1~2錢。

2.9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