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茄子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吊菜子
概述:吊菜子为中药名,出自《广州植物志》,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茄子之别名。别名:落苏、矮瓜、吊菜子、草鳖甲。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大肠经。1.治肠风下血,血痔。2.治热毒疮痈,研末调敷;化学成分:果实含对一香豆酸、绿原酸、δ-羟基谷氨酸、飞燕草苷,还含葫芦巴碱、水苏碱、胆碱、茄碱。
-
茄子酒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方名:茄子酒组成:茄子种大者3枚。主治:久患肠风泻血。用法用量:暖酒空心分服。制备方法:上1味,先将一枚湿纸裹,于煻火内煨熟取出,入瓷罐子,乘热以无灰酒1升半沃之,便以蜡纸封闭,经3宿去茄子。
-
茄属
中文名茄属拼音名qieshu拉丁名Solanum中国植物志67(1):64描述SolanumL.茄属,茄科,1500-20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39种,各省均产之,其中如茄S.melongenaL.和马铃薯S.tuberosumL.为很重要的食用作物;叶互生,单叶或复叶;萼4-5(-10),很少在果时增大,但不包被果实,齿裂;
-
山茄子属
中文名山茄子属拼音名shanqiezishu拉丁名Brachybotrys中国植物志64(2):109属下物种山茄子
-
苦天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天茄:拼音名:KǔTiānQi 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来源:茄科苦天茄SolanumkhassianumC.B.Clarke,以根、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消炎解毒,镇静止痛。主治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等。
-
归命膏
处方:野生茄子(熟黑者,取子)不拘多少。制法:烂研取汁,以绢滤滓,入大银盂内,慢火熬成稀膏,以细青竹枝子(去叶)5-7茎扎聚,不住手搅,候成稀面糊,收之。功能主治:发背,或赤不赤,有头无头,或痒或痛。如有赤脉有头,先从赤脉敷之,渐渐敷出,1日上3-4度,不可轻易。摘录:《百一》卷十六
-
神茄汤
处方:老茄子9个功能主治:治痔漏。用法用量:切碎煎汤,先熏后洗。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刺天茄叶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C TiānQi Y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冷毒草
《*辞典》:冷毒草:出处:《文山中草药》拼音名:LěnɡD Cǎo别名:地黄瓜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的全株。果球形,通常有短柔毛。生境分布:生于田边、路旁及林间。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蛇咬伤:冷毒草加茄子汁捣烂外敷患处。如有瞳孔散大或复视,在外敷的同时,可用伸筋草适量,煎水内服。
-
茄稞虫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Qi KēCh nɡ来源:为寄居于茄科植物茄子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附方:治男女童痨,其症不必如大人咳嗽、吐血、泄精,只是身体瘦弱,皮毛焦枯,肌肤微热,急宜早治:用野茄稞内虫,取数十条,私和在食物之内,与病者吃数次。(《刘羽仪经验方》)摘录:《*辞典》
-
蒜梗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u nGěnɡ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花茎。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疮肿湿毒。(《年希尧集验良方》)②治坐板疮:蒜梗烧灰为末,先洗净去靥,将药末搽上。(黄贩翁《医抄》)③熏痔疮:蒜梗阴干,以火盆置微火,将梗投入,移火盆于木捅中,令患者坐熏之,四围以衣被塞紧,勿走泄烟。
-
孙武散
《种福堂方》卷四:组成:荜茇1钱,生半夏1钱,南星1钱,肉桂1钱,乳香1钱,没药1钱,胡椒1钱,川乌2钱,三七2钱,蟾酥2钱,草乌2钱,丁香8分,麝香少许,花蕊石2钱半,风茄子3钱。功效:麻醉。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瓷瓶内。
-
茄子散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九引《胜金方》,名见《玉尺》卷一:方名:茄子散组成:茄子(留花作种,通黄、极大者)。妇人血黄。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欲卧酒调服,1夜消尽无痕迹也。制备方法:切作片,如一指厚,新瓦上倍干,为末。
-
宣毒通气丸
《秘传大麻疯方》:方名:宣毒通气丸组成:川大黄、江子、条芩。如不止,煎甘草汤吃下即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用药禁忌:忌胡椒、生姜、鸡子、老鸭、水鸡、鹅、羊、犬、猪肉、炙煿、葫芦、茄子、豆腐、面、酱、梨、李、梅,酒、醋、房事、元米、莲肉、芡实、山药皆不可食,惟淡食调理为养病之要。
-
神雷汤
《回春》卷四:方名:神雷汤组成:芜荑仁5分,雷丸(白者)5分,鹤虱1钱,木贼5分,黄芩5分,防风5分,茄子5分,当归(酒洗)3分,龟版(酒洗)3分,鳖甲(酒洗)3分,蝉退3分,蚕退3分,小枳实(酒洗)3分,大黄少许,皂角剩20个(用黄蜡3钱炒)。用干煎精猪肉压之。外用生肌药白龙骨5分、赤石脂5分。
-
秋茄散
《女科指掌》卷五:方名:秋茄散组成:茄子(经霜裂开者,阴干)。主治:产后妬乳用法用量:水调敷。制备方法:烧,为末。
-
香脐散
《博济》卷三:方名:香脐散别名:麝脐散组成:香脐10个(无香者,皮子是,切细),牛膝1斤(去芦,切细),木律4两,郁李仁2两,秋熟出子黄茄子2个(切细)。主治:牙齿动摆。用法用量:每日早晨揩牙痛处,候须臾,温水漱口。临卧更贴少许,咽津亦无妨。附注:麝脐散(《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
通络片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方名:通络片组成:地龙、姜矾、南星、川乌、枫茄子、生地。功效:祛风通络、止痛。主治:关节痠痛,肢体麻木者。用法用量:每服3片,每日3次。制备方法:制成片剂。
-
2,4-滴和2,4-滴钠盐
用途:2,4-滴和2,4-滴钠盐主要用途为除草剂。ADI:0.01mg/kgbw。食品中残留限量标准:残留物:2,4-滴。表1食品类别/名称最大残留限量(mg/kg)谷物小麦2鲜食玉米0.1蔬菜大白菜0.2番茄0.5茄子0.1辣椒0.1食用菌蘑菇类(鲜)0.1检测方法:谷物、蔬菜、食用菌按照GB/T5009.175规定的方法测定。
-
番茄斑点枯萎病毒
症状:番茄斑点枯萎病毒侵染引起花生芽枯病等植物病症,患病植株顶端叶片出现很多伴有坏死的褪绿环斑或黄斑,常沿叶柄或顶端表皮下的维管束变为褐色坏死或导致顶端枯死,顶端生长受抑,严重的节间短缩、叶片坏死,植株矮化明显。番茄斑萎病毒通过蓟马传播,蓟马若虫获毒,成虫传毒。
-
TSWV
症状:番茄斑点枯萎病毒侵染引起花生芽枯病等植物病症,患病植株顶端叶片出现很多伴有坏死的褪绿环斑或黄斑,常沿叶柄或顶端表皮下的维管束变为褐色坏死或导致顶端枯死,顶端生长受抑,严重的节间短缩、叶片坏死,植株矮化明显。番茄斑萎病毒通过蓟马传播,蓟马若虫获毒,成虫传毒。
-
正骨麻药方
概述:正骨麻药方为方剂名,出自《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组成:川芎、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姜黄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用法用量:茶、酒送服。功能主治:用于外科麻醉。
-
茄病
茄病病证名。属阴挺范畴。红属湿热,宜白薇散(白薇、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苍术、泽兰、丹皮、灵霄花);白属气虚,宜服四物吴茱萸汤(吴茱萸、当归、人参、白术、熟地、川芎、陈皮、白芍、沉香、肉桂、甘草、白茄根引)。尚可配合针灸:主针子宫穴,配针长强、会阴、三阴交、阴陵泉等。
-
野颠茄
野颠茄野颠茄HerbaSolaniSurattensis(英)Soda-appleNightshadeHerb别名红颠茄、假茄子、刺天茄。来源为茄科植物丁茄SolanumsurattenseBurm.f.的全株。植物形态直立形灌木,高30~7浅裂或中裂,两面有纤毛,叶脉和叶柄有直刺。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拔毒。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慢性骨髓炎、淋巴结核、冻疮、胃痛。
-
百日还丹
处方:佛茄子、樟柳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枸杞汁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0丸,新水送下。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
搽黄药粉
处方:栀子1两,雄黄4钱,朱砂4钱,轻粉4钱。功能主治:驱风止痒,剥脱上皮。主神经性皮炎(干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用法用量:用黄瓜蒂、茄子皮或生姜片蘸药外搽;或配成10%软膏外用。注意:溃疡勿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沉茄止疝散
处方:大盔沉9钱,茄子9钱,吴萸9钱,桂楠3钱,元胡9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小肠疝气,寒疝腹痛,四肢厥冷,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钱,小儿每服2-3分,以淡盐汤送下。注意:忌凉及生冷食品。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
二乌散
《医统》卷六十一:二乌散:处方:川乌、草乌(俱用童便浸,炒去毒)、细辛、羌活、黄芩、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眉棱骨痛,兼有风病,风热二气,攻于太阳等经,头脑作痛。摘录:《医统》卷六十一《青囊全集》卷上:组成:闹杨花5分,胡茄子1钱,姜黄1钱,麻绒1钱,生川1钱,草乌1钱。接后用甘草汁、姜汁和服,急灌解。
-
房蜂窠散
处方:房蜂窠、苍耳、椒、茄子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牙疼。用法用量:每用2-3钱,盐汤调灌漱之。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
-
5-羟基吲哚乙酸
英文名:5-hydroxyindoleaceticacid别名:5-羟吲哚乙酸,5-HIAA正常值:定性:(新鲜尿)阴性;化验结果意义:阳性(或升高):类癌综合征、食品和药物(香蕉、西红柿、杏、核桃、茄子、利血平、酚噻嗪衍生物、卢戈氏液)。
-
茄子疾
茄子疾病名。见《证治准绳·女科》。属阴挺范畴。指阴道中突出一物如茄子,故俗名茄子疾。参见阴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