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姜連

溫陽化氣 中醫學 祛風活絡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ǔ jiāng lián

2 概述

九姜連中藥[1]

3 《峨眉山藥用植物》·九姜連

九姜連中藥名,出自《峨眉山藥用植物》,即《本草經集註》記載的山姜之別名[1]

3.1 別名

山姜箭桿風九姜連九龍盤[2]

3.2 來源及產地

姜科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 Miq.的根莖分佈西南、華南及浙江、福建、臺灣等地[2]

3.3 性味

辛、微苦,溫[2]

3.4 功能

溫中行氣祛風止痛[2]

3.5 主治

治脘腹冷痛泄瀉,食滯腹脹風溼痹痛,四肢麻木,跌損瘀滯,月經不調[2]

3.6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浸酒[2]

3.7 化學成分

根莖含佛術-9-烯-11-醇(Eremophil-9-ene-11-ol)、山姜萜醇(Alpiniol)、山姜內酯、漢山姜過氧萜醇(Hanalpinol)等[2]

4 《四川常用中草藥》·九姜連

九姜連中藥名,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即《本草拾遺》記載的廉姜之別名[2]

4.1 別名

廉姜箭桿風華良姜九姜連[3]

4.2 來源及產地

姜科植物華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e.的根莖分佈四川、貴州、雲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3]

4.3 性味

辛,溫[3]

4.4 功能

溫中暖胃,散寒止痛[3]

4.5 主治

1.治胃脘痛脹,噎膈嘔吐腹痛泄瀉風溼關節冷疼,月經不調。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3]

2.治跌損瘀血停滯,無名腫毒[3]

4.6 用法

搗敷[3]

4.7 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

幹根含油,內有α-丁香高良薑素、桉葉素、蓽澄茄烯等。還含山姜素(Alpinetin)、山薑黃酮醇(Izalpinin)。煎劑加快小鼠腸道推進。小劑量收縮豚鼠小腸平滑肌,大劑量抑制[3]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6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