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國中草藥彙編》:紅毛雞
2.1 拼音名
Hónɡ Máo Jī
2.2 別名
褐翅鴉鵑、毛雞、落谷
2.3 來源
鵑形目杜鵑科褐翅鴉鵑Centropus sinensis Sinensis (Stephens),以除去毛和內臟的乾燥體入藥。
2.4 生境分佈
廣西。
2.5 性味
甘,溫。
2.6 功能主治
2.7 用法用量
浸酒內服適量。
2.8 備註
毛雞酒:爲紅毛雞加黨蔘、川芎等十餘種藥材用桂林三花酒炮製而成。
2.9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紅毛雞
3.1 出處
出自《廣西中藥志》。
3.2 拼音名
Hónɡ Máo Jī
3.3 英文名
red feather chicken
3.4 別名
茅籠中鳥、綠結雞、毛雞、落谷、褐翅鴉鵑、黃蜂、大毛雞
3.5 來源
藥材基源:爲杜娟科動物褐翅鴉鵑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ntropus sinensis (Stephens)
採收和儲藏:一般在夏、秋季捕捉,捕殺後,剖腹去肉髒,正中切開頭和下嘴,沿頸部、胸部一直剖到泄殖腔處,抹去血跡,用兩根竹杆將腹部撐開,腹腔向下,在小火上慢慢烘乾,除去竹杆將腳與尾縛在一起,免其斷落。
3.6 原形態
褐翅鴉鵑,體長約50cm左右,體形似雞。頭、頸、上背及胸部均呈金屬紫藍色;肩、翼和肩間部概慄紅色;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的先端略沾褐色;全身餘部純黑,尾羽有金屬綠色反光。虹膜赤紅色;嘴黑色,上嘴尖端向下彎曲,口裂及於眼下;腳、趾、爪均黑色,後爪特形延長而直。
3.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平時棲於草地、矮樹或灌木叢間,常在有廕庇的地上馳走。食物爲昆蟲、蜥蜴、田鼠、鳥卵等,亦兼喫果實。
3.8 性味
味甘;性溫
3.9 歸經
3.10 功能主治
滋陰補血;調經通乳;祛風除溼。主婦女產後體虛頭痛;手腳麻木;風溼痹痛;跌打損傷
3.11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5-30g;或浸酒,每次25-50ml。外用:適量,浸酒塗敷。
3.12 注意
3.13 各家論述
3.14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