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麪葉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ēi miàn yè gēn

2 出處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3 拼音名

Hēi Miàn Yè Gēn

4 來源

大戟科植物黑麪葉的根。全年可採,洗淨,切片曬乾

5 生境分佈

產廣西、廣東等地。

6 性狀

乾燥根呈圓柱狀,略彎曲,長短不一,徑2~4釐米,表面棕紅色,微有皺紋,皮部厚至1.5毫米。切斷面淡黃色,年輪明顯,射線細密而清晰。

7 性味

苦,寒。

①《本草求原》:"辛,大寒。"

②《南寧市藥物志》:"苦澀。"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苦,涼。"

8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散瘀,消腫。治頭面熱毒扁桃體炎熱瀉漆瘡

①《本草求原》:"浸灑,祛風壯筋骨。""散皮膚頭面熱毒,解中百藥毒,酒煎飲楊梅瘡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消腫止血。治熱瀉痧氣,跌打刀傷。"

③《廣西中藥志》:"散瘀消腫,洗瘡,治漆瘡。"

9 用法用量

內服:熬湯,1.5~3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10 附方

①治扁境體炎,咽喉炎:黑麪葉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白濁黑麪葉根一兩。煎水衝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③治鶴膝:青凡木根四兩,松節一兩。浸好酒二斤。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五錢至一兩。同時用藥酒擦患處。(《廣西中草藥》)

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