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時氣口瘡

(附論)夫時氣發汗吐下之後。表裏俱虛。毒氣未散。攻心脾上焦熱躁。故口舌生瘡也。

升麻散

(出聖惠方

時氣熱盛。口中生瘡

升麻(一兩)木通(銼)射干麥門冬去心蘆根羚羊角屑(各一兩)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大青散

(出聖惠方

時氣咽痛口瘡煩躁頭重

大青(一兩)黃芩(一兩)川升麻(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梔子仁(一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兩)上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麥門冬散

(出聖惠方

時氣熱盛。昏沉如醉。及腹脅痛百節痠疼。舌裂

生瘡。

麥門冬(一兩去心)川升麻(三分)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石膏(二兩)淡竹葉(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豉(二合)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時氣脾臟熱毒舌裂。滿口生瘡。

(出聖惠方)川升麻(一兩)黃柏(半兩銼)苦竹葉(半兩)射干(三分)大青(半兩)龍膽(五錢)玄蔘(五錢)生乾地黃(半兩)上爲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攪勻。不計時候。徐徐含咽之。

犀角散

(出聖惠方

時行氣心脾臟熱毒上衝。遍口生瘡。

大青(半兩)犀角屑(一兩)玄蔘(一兩)胡黃連(半兩)川升麻(三分)甘草(生銼三分)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散

(出聖惠方

時氣兼口舌生瘡。

黃連(一兩五錢去須)川大黃(三分)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甘草(生銼三分)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時氣壅熱。口內生瘡。

(出聖惠方黃連(一兩五錢去須)甘草(生銼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玄蔘(一兩)柴胡(去苗一兩)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酪酥煎丸天行熱盛。口中生瘡。病既發汗表裏俱虛。而毒氣未盡。燻蒸上焦

。故喉口生瘡。

酪酥三合)蜜(三合大青(一兩)上三味。合煎三沸。稍稍敷口。以瘥爲度。

口瘡方治天行熱盛。口中生瘡

蛇莓五升。搗絞取汁。稍稍飲之。一方絞汁一斗。煎取五升。飲之。

升麻湯天行熱病口瘡

升麻(二兩)通草(四兩)射干(二兩)羚羊角屑(三兩)芍藥(三兩)生蘆根(切一升)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爲三服。如人行五里時更服。

柴胡湯天行病後。乍寒乍熱。昏昏不省。覺脅下痛百節骨疼。不能下食。

兼口舌幹生瘡。

柴胡(八分)升麻(六分)芍藥(六分)黃芩(六分)麥門冬(六分去心)香豉(六分綿裹)生薑(六分)甘草(五分)石膏(一錢三分綿裹)蔥白(一錢)竹葉(切一升洗)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裏進一服。不吐不利瘥。忌海藻菘菜、熱面、油膩。

天行熱盛。口中生瘡

黃柏皮。削去上粗皮。取裏好處。入薄荷、蜜、漬之一宿。惟欲令濃。含其汁。良。吐更含。若胸中熱有瘡。時飲三五合。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