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胃氣爲本。水谷所以致養。山林之士。乃有休糧辟穀者。其說悉本神農之書。究其性味
方
(出聖濟總錄)雲母粉大豆黃白茯苓(去黑皮)松脂煉苣KT(湯脫皮蒸)蠟(煉各一斤)椒(去目酒下。日
(出聖濟總錄)丹砂(研水飛過)白蠟(各一斤)上先細切白蠟。銅器煮清酒令沸。投蠟於酒中。候蠟消子。不丸。溫每百飢矣
辟穀凝靈膏
若欲絕食頓服令飽。即得絕之。久
服輕身明目。不茯苓(十八斤爲細末)松脂(十二斤)松子仁(六斤爲末)柏子仁(六斤爲末)上先取白蜜每服不老
(出聖濟總錄)木耳(搗末)大豆(炒熟搗末各八兩)大棗(煮熟去皮核研一升)上煉蜜和丸。如雞卵大。
(出聖濟總錄)松脂(煉一斤十二兩)白蠟(一斤四兩)酥(半斤)蜜(一斤四兩)白茯苓(去黑皮搗末十米熟酒下盡。
辟穀金花方
(出聖濟總錄)金箔雄黃(油煎九日九夜研如粉)丹砂(研如粉水飛取浮者曝幹)白茯苓(去黑皮水淘取豆大從連咽十下。叩齒三十六通。若此後欲食。即食少果子。通腸不食則已。不得食水果子等。永不飢矣。
(出聖濟總錄)天門冬(去心)白茯苓(去黑皮)白蠟白蜜白羊脂(去膜各一斤)上先搗羅天門冬茯苓去沫大。子於
(出聖濟總錄)稻米(二斗水浸一宿曝幹)杏仁(三升湯去皮尖雙仁細研水三升浸一復時澄清去滓)上以杏一
青粱米(一斗)赤石脂(三升爲末)上以水浸令相和。置溫處三兩日。上生衣。乃取搗丸如可闢
粳米黍米小麥麻子(熬)大豆黃(各五合)上搗末以白蜜一斤。煎一沸去沫。和拌爲
術(一斛淨颳去皮洗灘令細銼)黍米(一斗五合)飴(五斤)上同搗碎。用水三斛。先絞去滓五斤。日食三
術(一斗淨颳去皮洗控令細銼)清酒(二升)白蜜(一升)阿膠(四兩)上搗碎。以清阿下
術(一斗淨颳去皮洗令控幹細銼)清酒(五斗)大豆黃(炒)天門冬(各二斗)上搗碎再子
術(一斛淨颳去皮洗令控細銼)白蜜(六斤四兩)松脂粉(二斤半)棗膏(二斤半)上搗碎。以水一石五斗。納於釜中煮之。稍益水至三石。煮至三鬥。絞去渣。卻納銅器中。入放
術(五斤淨颳去皮洗控令銼)白茯苓(三斤去黑皮搗末)上先將術搗碎。以水三鬥。納中。每服
辟穀駐顏祕妙方
白茯苓(三斤搗爲粉以生絹袋盛於水盆中漬之候水清取粉曝幹)慄黃(三斤曬乾搗羅爲末)先煮令熟日空心述。忌
白朮(三斤搗爲細末)生黃精(三鬥洗淨控幹搗碎絞取汁)蜜(一斤)上先將黃精汁一味。如彈而
生黃精(一斗洗淨控幹搗碎絞取汁)生地黃(三鬥洗淨控幹搗碎絞取汁)上汁合和納釜中。中。
治卒絕糧飢憊欲死。
凡修行家。忽到深山無人之地。或墮澗谷深井之中。無食者。便應咽津飲水。服氣以代之。
(出聖惠方)
療飢治風。明目變白。治瘦病。益心力
。久服令人不飢仙菁玄實子(五升即蔓菁子是以水煮令苦汁盡搗羅爲末)木脂珠(二升即是幹棗以水煮令熟無所
又方
(出聖惠方)用蔓菁子一升。以水三升。急火煮。數去上黃水。嘗子甜水美爲度。此藥熬沸即熱。不熬即湯一切無慮。不能頓絕谷食。即與粥飯同吃。即漸漸自斷矣。
(出聖惠方)漢椒(五兩去目閉口者微炒去汗)苣KT子(五升)上九蒸九曝。苣KT子訖去黑皮。搗羅爲末日三服
(出聖惠方)白蜜(五兩)白蠟(半斤)黃丹(二兩)上先熔蜜蠟於鐺中。乃納黃丹相和令勻。漸漸煎之惟獨
(出聖惠方)禹餘糧(四兩)赤石脂白石脂(各二兩)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上都研極細。以棗瓤和
(出聖惠方)赤石脂(六兩)白芍藥(二兩)天門冬(四兩去心焙)葳蕤(二兩)白茯苓澤瀉(各二兩)漸至不
(出聖惠方)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白茯苓(一斤)川芒硝(半兩)蠟(五兩)上都入臼搗三萬杵。入
又方
(出聖惠方)黑豆(四升炒去皮)大麻子(四升熬令香)上搗細羅爲散。每服一合。水調服之。日三服。
文始先生絕谷方
(出聖惠方)雄黃(半兩細研)禹餘糧白礬(燒灰)雲母粉(各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上搗羅三十
(出聖惠方)用白茯苓七斤。銼碎酒漬之。三日。曝幹。搗羅爲末。以棗三鬥納釜中。煮令爛熟。經宿更丸。久忌食
又方
(出聖惠方)用黃蠟一斤。納銅器中微火熔之。納蒲黃一斤。攪令相得。於重湯上煮候可丸。即丸如彈子者。
辟穀絕食
(出儒門事親書)大豆(五升淘淨蒸三遍去皮爲細末)大麻子(五升湯浸一宿漉出蒸三次令口開去皮爲細末)如泥。漸入豆曬乾搗飢。第若待湯少
(出儒門事親書)白茯苓(四兩爲末)頭白麪(二兩)上同調成煎餅面稀稠。以黃蠟代油。爆成煎餅。蠟可用微用
(出儒門事親書)人蔘(五兩)麻子仁(三兩去皮)乾地黃栝蔞子(炒)菟絲子(酒浸以上各二兩)生地黃苓茯神子(蒸七次)柏葉(煮二次以可合去滓大。糯米子。
辟穀方
(出肘後方)
若遇荒年穀貴。無以充飢。應須藥濟命。用粳米一斗。
酒三升。浸之出曝之。又漬酒止。取稍食之。渴飲之。闢三十日。足一斛三升。闢週年
。
又方
益精補腦。久服延年。不老。百歲以
上。顏色更少。令人身輕悅澤。
松實(去皮)菊花(各等分)上搗末。以煉了松脂和丸。如梧桐子大。或煉蜜爲丸。每服十
(出聖惠方)白茯苓(三十六斤銼水煮一日)松子仁(十二斤)松脂(二十四斤煉了者)上搗羅爲末。以七日七夜止。可丸即丸如櫻桃大。食前酒服七丸。日三服。若欲絕谷。頓服取飽。即不飢。輕身明目。老者返少。久服成仙矣。忌食米醋等。
苣KT丸
(出聖惠方)
苣KT(一斗二升去黑皮)白茯苓(半斤)澤瀉(二兩)上搗細羅爲散。每服一合。水調服之
(出聖惠方)
令人顏色悅澤。氣力百倍。時人命
盡。我獨身存。秋冬苣KT(二斗)黑豆(五升炒去黑皮)上搗細羅爲散。每服五錢。以漿水調下。日三服。無所顏色美好
(出聖惠方)
除痹益精。補髓壯氣力。
用苣KT一石。揀擇令淨。上甑蒸令氣遍。下曝令幹。如此九遍。搗羅爲末。煉蜜和丸。如彈着身。服得力益甚。
(出聖惠方)以大豆五斗。淘淨入甑。熟炊三次。大麻子三鬥。湯浸一宿。漉出亦蒸三次。曬乾後焙過。入甑得食日不研大餐諸物
若遇荒年穀貴無以充糧。應須藥濟命者。
(出肘後方)取稻米一斗淘沐之。百蒸百曝。搗日一餐。以水得三十日都止。則可終食不食。日行三百里
防飢備急固胃神方
(出衛生家寶方)
得之於圓通石壁間。
炒黑豆三十粒。嚼至半爛。繼以青松毛一把。咀嚼。自然物類相感。津潤無滓。人久食稀膳失耕氣健此方荒歲
(出餘居士選奇方)
休糧絕食。
白膠香乳香硃砂雄黃蠟茯苓(各等分)上共搗爲細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臨
避難渴食方
(出餘居士選奇方)白麪(六兩)黃蠟(三兩)白膠香上杵。將面冷水煉令熟。如打面同。然後爲丸。如黑豆每
(出肘後方)取松實搗爲膏。酒調下三錢。日三。則不飢。渴則飲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輕。日行五百里
抱朴子雲
(出肘後方)漢成帝時。獵者。於終南山見一人。無衣服。身皆生黑毛。跳坑越澗如飛。乃密伺其所在。無所夏
上以胡麻白大豆棗三物。九蒸九曝。作丸食。令人不飢。延年斷谷。
(出聖便良方)松脂(研)杏仁(去皮尖炒爲末)棗肉(焙乾爲末)茯苓(去皮爲末)蠟(熔如藥水)上五
穀子煎法
(出十便良方)取赤熟穀子絞汁。煎如稠飴。可用和丹砂。如無穀子。穀皮濃汁亦可和丹砂。忌一切魚肉。
主不飢令健行
不飢耐寒
(出本草方)取蕢麻汁煮粥食之。
令人不飢
潤五臟長年不飢
(出本草方)用甘露水飲之。
延年不飢
(出本草方)用繁露水作盤收之。煎令稠食之。是秋露繁濃時。
輕身不飢方
(出本草方)取黃精根食之。昔臨川有士人。虐其使婢。婢乃逃入山中。久之。見野草枝葉可愛。即拔取而上採薪或遂不能遠去。擒之。具述其故。指所食之草。即黃精也。
不飢方
(出本草方)以術食之。抱朴子雲。南陽文氏。值亂逃蟲山中。飢困欲食。有一人教之食術。遂不飢。數
輕身斷谷
(出本草方)以桃膠用桑灰漬之服。輕身。有光明在晦夜之地。數月斷谷。
斷谷長生
(出本草方)以胡麻九蒸九曝。熬搗餌之。斷谷充飢。
令人不飢
(出本草)用青粱米。以純苦酒一斗。漬之三日。出百蒸百曝。裹好藏之。遠行一餐。十日不飢。重餐
止飢
仙家斷谷方
(出本草方)以救草食之。
止飢方
令人不飢
(出本草方)
主荒年食之。
斷谷
濃腸胃令人不飢
(出本草方)以鳧芡。化粉食之。
令人不飢
令人不飢耐老益氣
(出本草方)以麻子二升。大豆一升。炒令香。搗末蜜丸。日二服。
辟穀方
以立春後庚子日。溫蔓菁汁。閤家大小並服。不限多少。可理時疾。
(出聖惠方)雄黃白石脂磁石曲灘中石丹砂上各等分。各研水飛過。候幹同研令勻。以煉成白
欲不畏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