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瘍醫》

明 王肯堂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收口

東垣斂瘡口方,木香檳榔散,用之決無疼痛。以蠟油塗覆瘡上,生肌斂肉甚速,必無惡血,瘡口疾合,易取平復,惟膏粱熱瘡所宜用也。貧人害地之寒溼,外來寒瘡者,禁不可用。

木香檳榔散

木香檳榔黃連(各等分)上爲極細末。新汲水調攤紙上貼之,溼則幹貼。

寒瘡斂瘡口藥

當歸身(一錢,洗淨,曬乾青皮(去白,二分)木香(一分)黃連(五分)上四味,爲極細末。蠟油調塗,取效甚速。

保命乳香散

瘡口大者。寒水石()滑石(各一兩)乳香沒藥(各半兩)腦子(少許)上各研細和勻,少許摻瘡口上。

聖效散

收斂瘡口。黃柏(一兩,去粗皮,細切,炒至赤黑色)穿山甲(一兩,炒黃)檳榔木香(各半兩,炒令黃色)雞(七枚,生用)上爲細末。每用少許,候大膿出盡,洗淨,方可幹摻瘡上。

桃紅散

斂瘡口定痛,闢風邪滑石(四兩)乳香輕粉(各二錢)小豆粉(一兩)寒水石(三兩,)上爲細末,幹摻口上。一方,改小豆粉爲定粉。又方治瘡口久不收。小椒(去目,炒黑,一錢)定粉風化硝(二錢)白礬(二錢半)乳香沒藥(各一錢)上爲細末,摻之。有人患背疽,已潰如碗麪大,視五臟僅隔膜耳。自謂必死。用大鯽魚一尾,去腸肚,以羯羊糞入其中,烘焙焦黑極燥,爲細末。幹摻之,瘡口遂收,至今無恙。此方累用有效,須候膿少,欲生肌肉時用之。

〔丹〕

《精要》論癰疽,久而瘡口不合,其肉白而膿血少,此爲瘡口冷滯,乃病氣血枯竭,不潮於瘡,遂致如此。用北艾葉一把,入瓦器內濃煎湯,避風處,乘熱用艾湯澆洗瘡口四圍淨肉,以絹帛兜艾葉,乘熱澆沃,一日一次,洗了須避風,仍燒松香,以煙燻瘡口,良久,用神異膏貼之。不可與厭穢之人見,若不能禁忌,瘡口難安,藥亦無效。夫以血氣枯燥,不知補接於內,惟務熱洗於外,不揣其本,而齊其末,而乃歸罪於冷滯。大抵潰瘍宜洗,若非行補接之藥以實其內,竊恐淋洗有一時之快,少頃恐病體自覺疲憊,有不耐煩之意,非虛而何,可不先議補接乎。(補接即參、歸術之類,是也。)

〔蘇〕

亂髮、蜂房蛇蛻皮,各燒灰存性,每味取一錢匕,酒調服。治瘡久不合神驗。(丹溪雲∶發補陰之功,甚大。)

〔丹〕

收斂瘡口,止有柳皮、白蘞,煎湯飲之。

黃丹散

斂瘡口。黃丹()白礬(枯)龍骨寒水石乳香木香(不見火)黃連黃芩檳榔膩粉(各三錢)腦子(少許)上爲末。隨瘡乾溼用之,於則用溫鹽湯洗溼淨幹,卻摻其上,用不可太早,須膿血去盡,臨好方用,不然,則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