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祕要》

唐 王燾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寒疝不能食方四首

深師》療虛冷心腹寒疝胸脅支滿,飲食不消,腹中痛久痢頸強。芎丸方。芎(七分)烏頭(四分炮)防葵(三分)蜀椒(九分汗)白薇(二分)桂心(十分)白芷(五分)茱萸(六分)乾薑(八分)上九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二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知爲度。忌豬肉、冷水、生蔥。(《範汪》同)又主虛冷、痰癖、疝,食不消,心腹痛,氣弱不欲食,虛羸瘦。吳茱萸丸方。吳茱萸(十分)紫菀(三分)白薇(三分)烏頭(十分炮)桂心(六分)前胡芍藥細辛黃芩(各五分)上十味,下篩,蜜和。酒服如梧子五丸,日三,稍加之。忌豬肉、冷水、桃、李、生蔥、生菜等。(謹按∶別本有此方,原欠五味。按,忌法有桃、李,即當用白朮,恐後《古今錄驗》治寒疝積聚是全方,出第十六卷中)《範汪》療手足熱,腹中寒疝,不能食飲,數心腹痛十一物七熬飯後丸方。茯苓(五兩)乾薑(六兩今倍並十二兩)大黃(二斤)柴胡(十兩)芎(七兩)蜀椒(一兩汗)芒硝(一升重十兩今減五合杏仁(一升去皮、尖)葶藶子(一升)加桂心(五兩)附子(三兩炮)上藥乾薑茯苓不熬,餘皆熬,搗篩,以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七丸,日三。龍朔元年三月十七日,詔書十一物七熬方。忌豬肉、冷水、醋物、生蔥等。(出第十四卷中。通按,除乾薑茯苓,當九熬,今雲七者,以桂心、附子蓋加之)《集驗》療寒疝不能食方取馬藺子一升,每日取胡桃許,以面拌熟,煮吞之,然後依常飯日再服,服盡必愈。亦除腹內一切諸疾,消食肥肌,仍時燒磚熱,以羊毛作氈裹,卻氈上熨之,日一度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