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醫案合刻》

清 吳金壽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姚序

餘奉命視學江左,按臨蘇屬,蘇屬人文淵藪,校士之暇,留心博訪。震澤吳生金壽,以《三家醫案》,請序於餘。三家者,葉天士、薛生曰、繆宜亭三先生也。三先生皆吳中往哲,素聞其治病之神,如磁引針,如鼓應桴。今閱其方案,靈機活潑,議論精醇,誠非學有根源,不克臻此超詣。然非吳生拾遺補缺,匯萃成編,則當日斟今酌古,殊途同歸之理,何由觀其會通?餘故心折三先生而並以此多吳生也。吳生博學好古,詩善六法,兼通醫理,爲吳郡張容庭入室弟子。容庭者,繼三家而起者也,生於醫固無俟於餘言,而餘竊有一言爲生進者,蓋醫之道,下流爲藝,上通於儒。軒岐以來,《內經》、《素問》尚矣。而後賢輩出,代有成書,要其旨,虛實以質異,情性以因感,風氣以變生。所謂窮陰陽升降之微,悉運會轉移之故。五行盡其變,五土異其宜,實足與天地權生息之機,爲國家培太平之本,醫之學不亦大哉!餘望吳生能近守師承,遠宗前哲,功深養到,實至名歸。有以傳三先生之書,必有以傳三先生之學,則此集其矢焉耳。故於請序也,書以勖之,並囑其持雲容庭,其不以使者之言爲河漢否。

道光紀元歲次辛巳十月既望,賜進士及第誥授光祿大夫南書房行走戶部左侍郎提督匯蘇全省學政加三級歸安姚文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