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宋 劉昉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痰飲第一

《嬰童寶鑑》小兒痰飲候歌∶飲水並傷乳,爲痰結在胸。令兒不下乳,吐沫與癇同。實即身多熱,譫言入睡中。早須醫治取,久即變驚風。《外臺》∶範汪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療心腹虛冷,遊痰氣上,胸肋滿,不下食,嘔逆胸中冷。

半夏湯

半夏(一升,洗)生薑(一斤)橘皮(四兩)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心中急及心痛肉桂心四兩。若腹痛,內當歸四兩。羸瘦、老小者服之佳。忌羊肉、餳。兒小分減服。《王氏手集》

倍術丸

治脾胃受溼,心下停飲,煩渴嘔吐,腸間瀝瀝有聲,胸膈痞滿短氣,腹脅脹痛小便不利,身面虛浮,全不思食方。官桂乾薑(各一兩)白朮(二兩)上爲末,煉蜜爲丸綠豆大。每服十五、二十丸,米飲下。兒小減丸。《王氏手集》

丁香開胃丸

治脾胃不調,停積痰飲嘔吐吞酸,胸膈痞悶方。半夏(爲粗末,用生薑汁浸,炒令黃色)甘草(炙)京三棱(炮,各一兩)丁香(三分)幹木瓜(半兩)生薑(十二兩,切,研入青鹽一兩,炒潤,焙乾爲末)上爲細末,煉蜜爲丸雞頭大。每服一丸,沸湯化下,不計時候。兒小分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