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宋 劉昉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甘草法第十三

《葛氏肘後》∶小兒新產出,未可與朱蜜,取甘草中指節,炙碎,以水一合,煮取一合,以纏綿點兒口中,可得一蜆殼止,兒當便吐胸中惡汁,兒智惠無病。《千金方》∶洗浴斷臍竟,袍畢,與甘草湯。(方與葛氏同。)指以綿纏沾取,與兒吮之,得一蜆殼入腹止,兒當快吐。如得吐則餘藥更不須與,若不得吐,可消息計。如飢渴,須臾更與之,若前所服及更與並不得吐者,但稍稍與之,令盡此一合止。如得吐去惡汁,令兒心神智惠無病也。《千金方》∶飲甘草湯一合盡都不吐者,是兒不含惡血耳。勿復與甘草湯,仍可與朱蜜,以鎮心神、安魂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