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清 陳士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百合

百合,味甘,氣平,無毒。入肺、脾、心三經。安心益志,定驚悸狂叫之邪,消浮腫痞滿之氣,止遍身疼痛,利大小便,闢鬼氣時疫,除咳逆殺蟲毒,治癰疽、乳腫喉痹,又治傷寒壞症,兼能補中益氣。此物和平,有解紛之功,扶持弱鋤強,祛邪助正。但氣味甚薄,必須重用,其功必倍,是百合可爲君主,而又可爲佐使者也,用之可至一二兩。若止用數錢,安能定狂定痛,逐鬼消癰。倘用之安心益志,益氣補中,當與參、術同施,又不必多用也。或問百合能止喘。百合非止喘之藥也,但能消痞滿耳。喘生於痞滿痞滿消而喘脹除,故言痞滿,而治喘在其中矣也。或問傷寒證中有百合病,特用百合爲湯治之,而子何以不言耶?曰∶傷寒門中之百合病,即將成之壞證也。言壞症,而百合在其內矣。夫壞症何以用百合。正取其氣味之和平,解各經之紛紜,即定各經之變亂也。百合有解紛之功,傷寒之變,然亦必須以他藥佐之,未可全恃百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