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alcium glutamat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穀氨酸鈣介紹
3.1 藥品名稱
3.2 英文名稱
Glutamate Calcium
3.3 別名
Calcium Glutamate
3.4 分類
3.5 劑型
0.3g;0.5g。
注射劑:穀氨酸鈉注射液:5.75g(28.74%,20ml);穀氨酸鉀注射液:6.3g(31.4%,20ml)。穀氨酸鈣注射液:1g(10%,10ml)。
3.6 穀氨酸鈣的藥理作用
木品鈉鹽靜滴後,與血中過多的氨結合成爲無害的谷氨醯胺,由尿排出,可減輕肝昏迷症狀。且鈉鹽或鉀鹽爲鹼性,亦可用於酸血癥(酸中毒)。穀氨酸鈣不易通過血腦屏障,通常與乙酰谷酰胺聯合應用,後者具有載體作用,可幫助穀氨酸鈉通過血腦屏障發揮作用。穀氨酸參與腦蛋白質和糖代謝,促進氧化過程,改善中樞神經功能。尚有促進紅細胞生成作用。與抗癲癇藥合用,可治療癲癇小發作。還可用於胃酸不足和胃酸減少症。
3.7 穀氨酸鈣的藥代動力學
穀氨酸鈣在腸壁廣泛代謝,從吸取的蛋白質中分解釋放後,在腸黏膜上通過轉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分佈於肝臟。很快經腎小球濾過,由尿排出。
3.8 穀氨酸鈣的適應證
治療肝、腦疾病的高氨血癥,防治肝昏迷。用於癲癇的發作,減少發作次數。用於治療胃酸不足和胃酸減少症,鈉鹽、鉀鹽可治療酸中毒。曾用於精神分裂症。可作營養補充。
3.9 穀氨酸鈣的禁忌證
3.10 注意事項
1.靜脈滴注速度宜較緩慢,否則可引起流涎、面部潮紅、嘔吐等。
3.用於肝性腦病時,穀氨酸鈉宜與穀氨酸鉀合用。二者比例一般爲3∶1或2∶1,鉀低者爲1∶2。
4.用藥期間應注意監測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狀況,及時調整製劑及用量。
3.11 穀氨酸鈣的不良反應
1.常見反應穀氨酸鈉有鈉滯留的副作用,大劑量可致嚴重的鹼中毒及低鉀血癥,鈉鹽滴注過速可引起流涎、潮紅、嘔吐;穀氨酸鉀用藥期間應注意電解質平衡,應經常監測血鉀、鈉、氯含量及二氧化化碳結合化碳結合力。
3.12 穀氨酸鈣的用法用量
預防肝昏迷每次2.5~5g,每日4次;癲癇小發作:每次2~3g,每日3次~4次;治療胃酸不足:一次量0.3g(其酸化力約相當於稀鹽酸0.6mL),每日3次。 穀氨酸鈉注射液:對肝昏迷,每次靜脈滴注11.5~23g(2支~4支),10%葡萄糖液250~500mL,稀釋靜脈滴注。必要時於8~12h後重復,每日量不宜超過23g。對酸血癥者,用量據病情定。 穀氨酸鉀:每次靜脈滴注18.9g~25.2g(3支~4支),用法同穀氨酸鈉。 穀氨酸鈣:搶救肝昏迷缺鈣者,可將1g加入穀氨酸鈉中應用。用於神經衰弱、腦外傷、腦功能減退、癲癇小發作時,1g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中靜脈緩注,每日1次~2次。
3.13 藥物相互作用
1.穀氨酸鈣治療癲癇小發作與精神運動性發作時需與常用抗癲癇藥合用。
2.穀氨酸鈣鈣鹽忌與強心苷類合用。
3.穀氨酸不宜與鹼性藥物合用,與抗膽鹼藥合用有可能減弱後者作用。
3.14 專家點評
谷氨穀氨酸鹽與氨結合生成谷氨醯胺,經腎排出,理論上穀氨酸鹽可促進氨清除。但對於應用穀氨酸鹽,臨牀上尚無對照研究證明其肯定療效,很多人認爲療效不確切或無效,但臨牀針對病情適當應用也有一定輔助效果,應注意穀氨酸不易通過血~腦屏障,而且穀氨酸鹽爲鹼性,可使pH值升高,鈉離子可加重腹水和腦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