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翹子

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à qiào zǐ

2 概述

大翹子中藥名,出自《新修本草》。爲《神農本草經》記載的連翹之別名[1]

3 別名

大翹子、連殼、落翹[2]

4 來源及產地

木犀科植物連翹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果實。主產山西、河南、陝西、山東[2]

5 性味歸經

苦,微寒。入肺、心、膽經[2]

6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熱病心煩口渴斑疹熱淋,癰疽腫毒,瘰癧丹毒,煎服:9~15g[2]

連翹莖葉:煎服治心肺積[2]

7 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8 化學成分

果實含白樺脂酸、齊墩果酸、松脂醇、連翹苷(Phillyrin)、多種連翹新苷(Forsythiaside)、芸香苷,及毛柳苷、連翹環己醇、β-香樹脂乙酸酯等[2]

9 藥理作用

本品水煎液可抗肝損傷,並有解熱作用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以及痢疾傷寒副傷寒白喉大腸變形鼠疫,人型結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連翹酚(即連翹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煎劑並有一定的鎮吐作用注射劑對動物有降壓、利尿及抗炎作用連翹茶鹼相似,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2]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