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墩果酸
齐墩果酸概述:齐墩果酸亦称土当归酸。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五环三萜皂甙元,是中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超微结构显示,齐墩果酸能保护、稳定溶酶体膜及细胞器的生物膜,恢复其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功能,使细胞内、外离子和水的移动复原,使胞质疏松化及气球样变的肝细胞恢复正常、肝细胞再生能力加强,肝纤维化受抑制。
-
齐墩果
表明齐墩果酸对CCl4引起的急、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加速坏死组织的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表明齐墩果酸具有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急性毒性实验,齐墩果酸混悬液2g/kg给小鼠分别皮下注射和口服,连续观察5天,均未见小鼠中毒及死亡,健康状况良好。
-
肝速康胶囊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呈灰色细粉;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含量测定项下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环己烷-氯仿-甲醇(4:1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烘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紫红色斑点。
-
肝喜乐胶囊
鉴别:取本品2粒,倾出内容物,加氯仿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1)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取供试品溶液2μl,及含量测定项下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甲醇(4:1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烘数分钟。
-
养正消积胶囊
莪术、炒白术、徐长卿提取挥发油,水溶液及药渣备用;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μl及上述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
牛藤
拼音名:NiúTénɡ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的茎和根。洗净,待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掌状复叶互生;雄花外 萼片3,阔披针形,长约13mm,内 萼片3,线形,稍长,雄蕊6;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瘀;
-
石竹素
齐墩果酸概述:齐墩果酸亦称土当归酸。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五环三萜皂甙元,是中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超微结构显示,齐墩果酸能保护、稳定溶酶体膜及细胞器的生物膜,恢复其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功能,使细胞内、外离子和水的移动复原,使胞质疏松化及气球样变的肝细胞恢复正常、肝细胞再生能力加强,肝纤维化受抑制。
-
楤木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拼音名:SǒnɡMùHuā英文名:RootofChineseAralia,ChineseAraliaBarkandRoot-bark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花。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花瓣5,三角状卵形;附方:①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酌加水煎服。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骨折,虚肿,无名肿毒。
-
威灵仙
C和以常春藤苷元、齐墩果酸为苷元的三萜皂苷等。威灵仙中毒:威灵仙所含的白头翁素与白头翁醇为有毒成分。立即冷却,移人分液漏斗中,用水10m1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乙酸乙酯液,70℃以下浓缩至近干,加甲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
结核灵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ehelingPian标准编号:WS3-B-2590-97处方:狼毒750g制法:取狼毒药材,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另取狼毒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精密吸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醋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齐墩果酸0.05mg)。
-
丝瓜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叶:拼音名:SīGuāYè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药理作用:1.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丝瓜叶或全草的水提取物(煎剂加酒精除去沉淀者)可明显降低乙酰胆碱对离休豚鼠回肠的收缩作用,对组织胺的作用也有相似影响,但较弱。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石见穿
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石见穿:石见穿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性味:微苦,平。有11条脉纹,外面脉上和喉部均有长柔毛,花冠紫色或蓝紫色,冠筒长10mm,冠檐二唇形,上唇倒心形,先端凹,下唇呈3裂,中裂片倒心形;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包被于宿萼之内。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
-
藏菌陈
拼音名:CánɡJūnChén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川西獐牙菜的全草。对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8000m及2小时所致大鼠低张低氧性肝损伤,本品注射液预先腹腔注射可防止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溶酶体酸性磷酸酶活力的升高,并降低肝总脂含量。
-
草苁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苁蓉:拼音名:CǎoCōnɡR nɡ别名:苁蓉来源: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Cham.etSchlecht.)B.Fedtsch.etFlerov[B.glabraC.A.Mey.],以全草入药。苞片1枚,宽卵形或近圆形;小梗遗沥;2.《吉林中草药》: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治肾虚阳萎,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膀胱炎。
-
刺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拼音名:C R n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elatus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芽鳞褐色,密生刺毛。圆锥花序近顶生,长8-18cm,主轴密生短刺和刺毛;化学成份:根含左旋芝麻素(sesamin)[1],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2],丁香甙(syringin)。
-
冬青子
功能主治:功在补肾滋阴,养肝明目。主治阴虚内热,腰膝酸软,眩晕,目昏,耳鸣,消渴,遗精,须发早白,尿血,老人大便虚秘。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实·《*辞典》·冬青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DōnɡQīnɡZǐ别名:冬青实(《本草图经》),冻青树子(《濒湖集简方》)。"归经:①《本草汇言》:"入足厥阴经。
-
枫香寄生
《*辞典》:枫香寄生: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FēnɡXiānɡJ Shēnɡ别名: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柿寄生(《云南中草药》),扁枝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药》)。花期初夏。或浸酒服。
-
金钟花
拼音名:JīnZhōnɡHuā别名:土连翘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金钟花的果壳、根或叶。花萼长3.5-5mm,裂片绿色,卵形,具睫毛;性状:性状鉴别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椭圆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5-14cm,宽1.5-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都有锯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淡绿色;气微,味苦。性味:苦;
-
美商陆
出处:《杭州药植志》拼音名:MěiShānɡL 别名:花商陆、野胭脂(《杭州药植志》),白癞鸡婆、白鸡腿(江西《草药手册》)。根可引起喷嚏、催吐及致泻作用,并有麻醉作用,引起中毒的成分为商陆碱及商陆毒素,后者有类似印防己毒素的作用.美商陆提取液还具有血球凝集素、白细胞凝集素及促有丝分裂素的作用。
-
女萎
别名:山木通、小木通、白木通、钥匙藤、万年藤来源及产地: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apiifoliaDC.的茎。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2.5-8cm,宽1.5-7cm,通常有不明显的3浅裂,边缘有锯齿,或有缺刻状的粗锯齿或牙齿,上面疏生贴伏短柔毛或无毛,下面通常疏生短柔毛,或仅沿叶脉生较密短柔毛。小毒归经:归肝;
-
参须
花瓣5,淡黄绿色,卵形;生晒参须中总皂甙含量为8.28%,其中属原人参二醇类的皂甙含量为4%,属原人参三醇类的皂甙含量为1.63%,属齐墩果酸类的皂甙含量为0.48%。各家论述:1.论参须药性偏于下行降泄张石顽:"参须,治胃虚呕逆,咳嗽失血等证,亦能获效,以其性专下行也。亦横生芦头上而更细者,其性与参条同,而力尤薄。
-
台湾肺形草
化学成份:台湾肺形草全草含1,3,6,7四羟基呫吨酮(norathyriol),1,3,6,7四羟基呫吨酮-6-0- -D-葡萄糖甙(tripteroside),熊果酸(ursolicacid)及齐墩果酸甲酯(methyIoleanate)。
-
土三七
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的根或全草。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乳痈,疔疮肿毒,捣敷;创伤出血,烫伤,研末撒。
-
小龙胆草
《中华本草》·小龙胆草: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拼音名:XiǎoLónɡDǎnCǎo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穿山七、九月花、草龙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的根及全草。
-
野三七
拼音名:YěSānQī别名: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stipuleanatusTsaietFeng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 生于茎顶;花淡绿色,花瓣5,长卵形至长椭圆形;主跌打损伤;
-
西参
概述:西参为中药名,出自《增订伪药条辨》,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西洋参的别名。主产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功在补肺阴,降虚火,养胃生津。主治肺虚久咳,咯血;热病伤阴,咽干口渴。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人参皂苷(皂苷水解后产物主要是人参二醇、并有人参三醇及齐墩果酸)。
-
枇杷叶
5,基部合生,有毛。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明显突起,侧脉羽状;无臭、味微苦。入肺、胃经。胃热呕吐,呃逆,妊娠恶阻,小儿吐乳,消渴及肺风面疮,酒皻鼻赤。枇杷叶含皂苷、熊果酸、齐墩果酸、苦杏仁苷、枇杷佛林、金丝桃苷、鞣质、糖类及山梨醇。性味与归经:苦,微寒。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
木鳖子
8月,果期8~置沸水浴中加热2小时,取出,放冷,滤过,弃去滤液,残渣加甲醇8ml使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硫酸1滴使溶液pH值至2,摇匀,50℃水浴中放置4小时,取出,放冷,加甲醇补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木鳖子仁含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C37H56O10)不得少于0.25%。
-
马三七
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的根或全草。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药理作用:水溶性提取物能缩短兔凝血及出血时间。
-
女贞子
治阴虚内热,腰膝酸软,眩晕,目昏,耳鸣,消渴,遗精,须发早白,尿血,老人大便虚秘。女贞子药典标准:中药名称:品名:女贞子NuzhenziLIGUSTRILUCIDIFRUCTUS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归肝、肾经。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须发旱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
白花蛇舌草
概述: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雄蕊4,生于花冠筒喉部,与裂片互生,花药突出;1.治肠痈,痢疾,黄疸,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近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化学成分:本品含鸡屎藤次苷及其甲脂、车叶草苷酸、去羟栀子苷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对香豆酸及β-谷甾醇等。
-
吐血草
蓼科植物钝叶酸模的根·《中医大辞典》·吐血草:吐血草为中药名,出自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土大黄之别名。蒽醌类有抗菌作用。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
-
血草
概述:血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中草药手册》,为《救荒本草》记载的费菜之别名。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
-
女贞实
概述:女贞实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入肝、肾经。治阴虚内热,腰膝酸软,眩晕,目昏,耳鸣,消渴,遗精,须发早白,尿血,老人大便虚秘。化学成分:本品含齐墩果酸、甘露醇、大量葡萄糖、女贞子苷(Nuezhenide)、橄榄苦苷(Oleuropein)等。齐墩果苷能降压、解痉。
-
刺龙牙
拼音名:CìLónɡ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mm,边缘有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膜质;萼无毛,长约1.5mm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总皂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724mg/kg。祛风利湿;肾虚阳痿;失眠多梦;
-
美商陆子
拼音名:MěiShānɡLù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的种子。单叶互生,具柄;柄的基部稍扁宽;乳鼠脑半球的神经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美商陆种子中提取的异美商陆酚A、美商陆素A能提高脑细胞培养基内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
猕猴梨根
拼音名:MíHóuLíGēn别名:藤梨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etZucc.)Plarich.exMiq.的根。单叶互生;在体外可促进C3H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体内增强该种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对125I-dUrd标记的U14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此外体内抑制C57小鼠溶血素生成。性味:淡;祛风除痹;
-
木棉根
《中医大辞典》·木棉根:木棉根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所著的《岭南采药录》。性味:甘,凉。1.治慢性胃炎,溃疡病,产后浮肿,赤痢,风湿痹痛,瘰疬。煎服:15~浸酒搽或捣敷。化学成份: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
-
木蹄
拼音名:MùTí别名:桦菌芝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木蹄层孔菌的子实体。管口面灰色至肉桂色,凹陷。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白桦、枫、栎及山杨等的污立木和腐木上。性状:性状鉴别子实体无柄。药理作用:木蹄可显着提高实验小鼠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长其存活时间,具有抗疲劳、抗高温的作用。性味:微苦;
-
红靛
拼音名:HónɡDiàn别名:岩紫苏;基部木质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山谷岩旁或草地斜坡等多石地方。茎叶含毛萼鞘蕊花素(esquinolin)A,对映16 ,17-贝壳杉二醇(ent-kauran-16 -,17-diol),齐墩果酸(oleanoliccid)和 -谷甾醇( -sitosterol)等。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痰止咳;劳嗽咯血;
-
大叶紫薇
拼音名:DàYèZǐWēi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L.flos-reginaeRetz.]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互生或近对生;侧脉7-17对,在叶缘糨拱连接。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还含并没食子鞣质类成分:紫薇鞣质(lagerstannin)A、B、C和石榴皮葡萄糖酸鞣质(punigluconin);
-
七叶子
概述:七叶子为中药名。又名参叶子、定风草。清热,生津,利咽。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喉肿痛,风火牙痛。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海南地黄连的枝叶。花瓣白色,合生为管状的部分长2.3cm,外被稀疏、平展的长柔毛,瓣片倒披针形,长约10mm,宽约3mm,沿中脉上被稀疏长柔毛;性味:淡;风湿骨痛;
-
扫帚菜子
概述:扫帚菜子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地肤子之别名。性味归经:甘、苦,寒。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止痒。1.治湿热淋病,小便不利,白带。化学成分:本品含20-羟基蜕皮素、5,20-二羟蜕皮素等,还含齐墩果酸、三萜皂苷、脂肪油。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
甘西鼠尾
拼音名:GānXīShǔWěi英文名:PrzewalskSageRoot别名:甘肃丹参、红秦艽、紫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甘西鼠尾SalviaprzewalskiiMaxim.的根。8月,果期8~化学成份:含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酸甲酯、原儿茶醛、紫丹参酸甲、乙、丹参新酿乙、丹参内酯、紫丹参甲素、去甲丹参酮、齐墩果酸等。
-
赛金刚
《*辞典》:赛金刚: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S iJīnGānɡ别名:曲莲、细叶锣锅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叶互生,具柄;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竹林阴湿处。化学成份:含皂甙和苦味素。治菌痢,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脘腹痛,腹泻,尿路感染,高热,咽喉炎,扁桃体炎,便血,神经衰弱。4分,每日2~
-
山油麻
别名:岗油麻、山油麻、假芝麻、假油麻、石秤砣来源及产地: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angustifoliaL.的根。性味:苦、微甘,寒,有小毒。②捣敷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油麻:拼音名:ShānYóuMá别名:山脚麻来源:榆科山油麻TremadielsianaHand.-Mazz.,以嫩叶、根入药。
-
麝香草
叶无柄,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另有谓不同之品种其挥发油的单萜成分不同,可分别为牻牛儿醇、芳樟醇、α-松油醇、香荆芥酚、百里香酚或侧柏醇-4及松油醇-4。全草尚含:皂甙、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绿原酸、喹啉-4-羧酸,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等。
-
狮子草
拼音名:ShīZiCǎo别名:九头狮子草、滇香菜菜、小疙瘩、四棱草、血剑草小铁牛、疙瘩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不育红的根茎或全草。被白色糖秕状短柔毛及混生的具节柔毛。苞片狭披针形或线形,远较长3-13mm的丝状花梗为短;在雄蕊退化的雌性花中雄蕊内藏于下唇中两性花中则雄蕊与雌蕊一样长长地伸出。活血通经;
-
柄果槲寄生
总苞舟形,长约2mm,具花3-5朵;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约1.5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圆形,贴生于萼片下半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锥栗属、柯属或樟树等植物上。性味:辛;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主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胎动不安;
-
柿叶
《*辞典》:柿叶: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Sh Y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叶绿素。②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经霜打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早晚各服1钱,1个月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