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能廓

中醫學 人體部位名 中醫眼科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éng néng kuò

2 註解

成能廓爲眼的八廓名稱之一[1]。系用相應臟腑功能命名的廓名。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一:“兌爲銳眥,經走膻中宗氣所居),絡及腎脂(指髓)膻中火之帥,腎脂體之充也,膻中腎脂相爲表裏,主宗氣動息,動應無方,息乃貞固,曰成能廓。”謂宗氣充實,眼才能發揮正常功能,故曰成能廓[1]

參見八廓八廓是指中醫眼科在外眼劃分的八個部位(或方位)[2]。見《祕傳眼科龍木論》。歷代命名繁多,一般多用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或八卦名稱來命名[2]。即天(乾)廓、地(坤)廓、風(巽)廓、雷(震)廓、澤(兌)廓、山(艮)廓、火(離)廓、水(坎)廓[2]。稱之爲廓,系取其有如城廓護衛之意[2]。至於八廓的位置、內應臟腑以及臨牀意義等,歷來各家說法不一[2]。如《審視瑤函》認爲八廓在眼各有定位,可憑(氣)輪上血絲“或粗細連斷,或亂直赤紫,起於何位,侵犯何部,以辨何髒何腑之受病”;《銀海精微》認爲八廓“有位無名”;《醫宗金鑑》主張八廓分屬於六腑包絡命門,因臟腑相應,其位又多與五輪相重[2]八廓在臨牀上的應用遠不如五輪普遍[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