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腸切除術、吻合術及造口術;excision anastomosis and ostomy of intestine
5 概述
腸切除吻合及腸造口術用於胎糞性腸梗阻的手術。胎糞性腸梗阻是腸內稠厚胎糞積聚不能排出所致的腸梗阻,在國外並不少見,而國內極少。其發生原因是胎兒患有纖維囊性病,使各臟器外分泌減少,胰腺纖維囊性病(cystic fibrosis)胰腺分泌減少,胎糞得不到消化;同時消化道纖維囊性病使腸內分泌少且黏稠,胎糞形成極稠厚的膠狀體,積聚在迴腸末端。在新生兒即可出現完全性腸梗阻或已有腸穿孔胎糞性腹膜炎。此類病兒同時有呼吸道纖維囊性病,呼吸道分泌少而稠,極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圖12.8.3.2-0-1,12.8.3.2-0-2)。
腸切除吻合及腸造口術的目的是在做腸切除吻合的同時做腸造口以保證術後腸管灌洗、減壓以及早期恢復腸道營養。
7 術前準備
2.病兒常並有肺炎及肺不張,需要充分給氧氣吸入,順位排痰,嚴重者須氣管插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並給輔助呼吸。注意吸入氣體溼度的保持。
3.注意保溫,特別是入院時低體溫病兒,須先儘快恢復體溫再行手術。
6.配血50~100ml備用。
9 手術步驟
9.1 1.切口
臍上方橫切口(圖12.8.3.2-1)。
9.2 2.腸切除術
將明顯擴張的腸段提出於切口外,在選定切除端置兩把組織鉗,相對應的腸繫膜予以分離結紮。然後沿組織鉗將擴張的小腸段切除(圖12.8.3.2-2)。
9.3 3.腸吻合術
於遠端腸管對系膜緣,距斷端5cm處做縱切口長3cm,以5-0腸線將近端腸管與此切口作連續或間斷全層吻合,外加漿肌層間斷吻合一層(圖12.8.3.2-3A、B)。
9.4 4.小腸造口
將遠端小腸的盲端提出於腹壁外,將腹膜、皮膚分別以絲線與腸管漿肌層固定(圖12.8.3.2-4)。具體方法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手術的小腸造口術。術後爲減壓,可在造口腸管內保留一根軟的乳膠管,待排便後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