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閉鎖臨牀路徑(2016年版)

2016年版臨牀路徑 臨牀路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áng bì suǒ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6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腸閉鎖臨牀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於2016年5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苯丙酮尿症等26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577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苯丙酮尿症等26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6〕57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範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委中華醫學會組織制定了苯丙酮尿症等26個病種的臨牀路徑(名單附後),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參考執行。上述臨牀路徑已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發佈,請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登陸網站下載,並指導醫療機構結合實際,制訂具體的臨牀路徑、細化分支路徑並組織實施。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6年5月31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腸閉鎖臨牀路徑

4.1 一、腸閉鎖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先天小腸閉鎖的病例(ICD-10:Q41.900),新生兒初診病例。

4.1.2 (二)診斷依據。

1.病史:新生兒期發病,典型表現爲生後反覆膽汁嘔吐,無胎糞排出。部分病例產前診斷發現“雙泡徵”、“三泡徵”或者胎兒腸管擴張伴或不伴羊水過多或偏多。

2.體徵:胸部無明顯異常體徵。腹脹或無腹脹(中低位小腸閉鎖或高位小腸閉鎖),腹軟,無壓痛,無腸型。胃腸減壓引流出大量黃綠色液體,肛指檢查見油灰樣胎糞或粘液

3.輔助檢查:胸、腹聯合X線平片:腹部可呈“雙泡徵”或“三泡徵”(高位小腸閉鎖),或者小腸多發寬大氣液平,結腸無充氣(低位小腸閉鎖)

4.1.3 (三)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疾病編碼(ICD-10:Q41.900。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或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4 (四)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血氣分析電解質

(3)血型檢測梅毒、HIV、肝炎等傳染性疾病篩查

(4)胸、腹聯合X線片,心超,心電圖

(5)腹部B超(肝、脾,泌尿系統等重要臟器)

2、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

(1)上消化道造影

(2)鋇劑灌腸檢查

4.1.5 (五)治療方案選擇的依據。

明確診斷先天小腸閉鎖的病例,需行剖腹探查+小腸吻合術(CM-3: 54.1101 + 45.9101)

1、術前準備1-2天。

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國衛辦醫發〔2015〕43號)執行,圍手術期可根據患者情況予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2、手術日爲入院後1-2天。

1)麻醉方式:靜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2)預防性抗生素:可選用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頭孢菌素,並聯合抗厭氧菌藥物(如甲硝唑

3)手術方式:剖腹探查+小腸吻合術(CM-3:54.1101+ 45.1901)

4)手術內置物:可使用吻合器、空腸營養

5)輸血:必要時

3、術後治療。

1)必須複查的檢查項目: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氣分析電解質

2)術後禁食、胃腸減壓、靜脈抗生素生命體徵監護

3)腸功能恢復前腸外營養支持

4)腸功能恢復後開始腸內營養

4.1.6 (六)出院標準。

1.一般情況良好,生命體徵平穩

2.胃納良好,奶量已增加至與體重匹配的足量,無需額外補液支持

3.傷口癒合良好

4.複查相關檢查項目,在正常範圍

5.各種感染均已治癒

4.1.7 (七)標準住院日。

標準住院日爲≤21天。

4.1.8 (八)變異及原因分析

1.有影響手術的重大合併症,需要進行相關的診斷及治療,如複雜先天心臟病、早產兒、極低體重兒、ABO溶血等

2.合併食管閉鎖,無肛等其他畸形需分期手術

3.術中發現多發性腸閉鎖、apple-peel型腸閉鎖、或合併腸穿孔伴胎糞性腹膜炎而行腸造瘻者、或存在短腸綜合徵

4.出現嚴重術後併發症,如吻合口瘻吻合口狹窄,粘連性腸梗阻

5.出現其他意外併發症,如重症肺部感染壞死小腸結腸炎(NEC)等。

4.2 二、腸閉鎖臨牀路徑執行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先天小腸閉鎖(ICD-10:Q41.900),行剖腹探查+小腸吻合術(CM-3:54.1101 + 45.9101)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病區     牀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21天

時間

住院第1天

術前

住院第2天

手術日(術後醫囑)

住院第3天

術後第1天

長期醫囑:

□    兒外科護理常規

□    I級護理

□    禁食

□    心電監護

□    胃腸減壓

□    置暖箱

臨時醫囑:

□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    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全套

□    血氣分析電解質

□    梅毒及HIV等傳染性疾病篩查

□    血型測定

□    胸、腹聯合X線

□    超聲心動圖心電圖

□    腹部B超

□    補液支持

□    明日在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小腸吻合

□    備血

長期醫囑

□    兒外科護理常規

□    I級護理

□    禁食

□    心電監護

□    胃腸減壓

□    置暖箱

□    靜脈抗生素

□    留置導尿

臨時醫囑:

□    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血氣分析

□    補液支持

□    白蛋白(必要時)

長期醫囑:

□    兒外科護理常規

□    I級護理

□    半臥位

□    置暖箱

□    心電監護

□    靜脈抗生素

□    胃腸減壓

□    禁食

臨時醫囑:

□    靜脈營養

病情變異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時間

住院第4-8天

(術後第2-6天)

住院第9天

(術後第7天)

住院第10-16天

(術後第8-14天)

長期醫囑:

□    兒外科護理常規

□    I級護理

□    半臥位

□    置暖箱

□    禁食

臨時醫囑:

□    靜脈營養支持

□    換藥

長期醫囑

□    兒外科護理常規

□    I級護理

□    糖水餵養

臨時醫囑:

□    拆線

□    靜脈營養支持

□    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氣分析

長期醫囑:

□    兒外科護理常規

□    I級護理

□    糖牛奶

臨時醫囑:

□    補液支持(必要時)

□    擇期出院

病情變異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備註:

1.院內感染(是/否)       院內感染名稱:

2.延長住院時間原因:

3.退徑(是/否)     退徑原因:

4.其他特殊事項及原因: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