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澄茄

中藥學 果實種子類 溫裏藥 中藥材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ì chéng qié

2 英文參考

cubeb[朗道漢英字典]

Java pepper[朗道漢英字典]

Culbeba officinalis Miq.[朗道漢英字典]

fructus litseae[朗道漢英字典]

Piper cubeba L. f.[朗道漢英字典]

tailed pepper[朗道漢英字典]

cube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ubebae,fruct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ub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tseae cubebae,fruct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tseae,fruct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ailed pepp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Litse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ountain spicy frui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蓽澄茄中藥名,出《開寶重定本草》。爲樟科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 的乾燥成熟果實[1]

4 拉丁名

Fructus Litse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mountain spicy frui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來源

蓽澄茄樟科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果實[2]

7 產地

蓽澄茄主產我國廣西、浙江、江蘇、安徽[2]

8 性味歸經

蓽澄茄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2]

9 蓽澄茄的功效與主治

蓽澄茄具有溫中暖腎,行氣止痛的功效,治脘腹冷痛積滯氣脹嘔吐呃逆泄瀉痢疾寒疝腹痛[2]

煎服:1.5~3g[2]

10 蓽澄茄的化學成分

山雞果實揮發油,其中主含檸檬醛、6-甲基庚-5-烯-酮-2等;另含脂肪油約40%,其不皂化物中含豆甾醇[2]

11 蓽澄茄的藥理作用

山雞椒流浸膏能增加兔尿量氯化物排出,還能殺滅蚊幼蟲,體外有抗血吸蟲作用[2]

山雞椒油可平喘祛痰、抗心肌梗死、抗過敏反應[2]

蓽澄茄注射液抑制血小板聚集[2]

12 蓽澄茄的藥典標準

12.1 品名

蓽澄茄

Bichengqie

LITSEAE FRUCTUS

12.2 來源

本品爲樟科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Lour.)Pers.陳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12.3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網狀皺紋。基部偶有宿萼和細果梗。除去外皮可見硬脆的果核,種子1,子葉2,黃棕色,富油性。氣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12.4 鑑別

取本品粉末0.25g,加石油醚(60~90℃)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蓽澄茄照藥材0.25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3: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12.5 檢查

12.5.1 水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H  第二法)。

12.5.2 灰分

不得過5.0%(附錄ⅨK)。

12.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溶劑,不得少於28.0%。

12.7 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腎、膀胱經

12.8 功能與主治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用於胃寒嘔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溼鬱滯,小便渾濁

12.9 用法與用量

1~3g。

12.10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12.11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8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