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科
中文名樟科拼音名zhangke拉丁名Lauraceae描述樟科(Lauraceae,LaurelFamily),双子叶植物,约50属,25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主产地为东亚和巴西,我国有20属,1400多种,大部产长江以南各省区,为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有许多是优良木材、芳香油原料及药材。樟属(Cinnamomum)叶常为3出脉;
-
见风消
樟科植物牛筋树的叶·见风消:见风消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山胡椒叶之别名。性味:苦、辛,温。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内有桉叶素、丁香烯、柠檬烯等,还含生物碱如网状番荔枝碱等。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络,解毒消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红果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果楠:拼音名:H nɡGuǒN n别名:凉药、小楠木、红果黄肉楠来源:樟科红果楠Actinodaphnecupularis(Hemsl.)Gambl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主治烫火伤,脚癣,痔疮。性味:辛;性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降逆止呕。内服:煎汤,6-9g;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拼音名:Q Y Y Bǎ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obovataBlume,以树皮入药。用于骨折。切碎、晒干。花单性异株,为稠密的花束,有早落的苞片数枚;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疏林中。性味:辛;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
-
无根藤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有小毒。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全国中草药汇编》·无根藤:拼音名:WúGēn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filiformisL.,以全草入药。
-
山胡椒
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果实·《中医大辞典》·山胡椒:山胡椒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治腹中冷痛,哮喘,虚寒泄泻。别名:山姜子、山胡椒、木樟子、木香子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木姜子LitseapungensHemsl.的果实。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腹冷痛,高血压病,外伤周身疼痛,痛经,淋病小便涩痛。
-
山肉桂
樟科植物钝叶樟的茎皮·《中医大辞典》·山肉桂:山肉桂为中药名,出自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化学成分:阴香根:煎服治胃痛,水泻。树皮、叶均含挥发油,树皮油中的主成分为桂皮醛、丁香油酚和黄樟醚。治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肾虚阳痿,经闭,蛇咬伤。
-
木姜子根
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中医大辞典》·木姜子根:木姜子根为中药名,出自《重庆草药》,为《贵州草药》记载的木椒根之别名。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跌打损伤。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4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略圆,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被疏柔毛,中脉稍密。
-
阴香皮
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胶叶(《岭南采药录》),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鸭母桂、香胶仔、潺桂。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为桂皮醛、丁香油酚、黄樟醚等)性味:①《岭南采药录》:味辛。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擦。
-
山胡椒叶
别名:见风消、铁箍散、洗手叶来源:樟科植物牛筋树Linderaglauca(Sieb.etzucc.)Bl.的叶。捣烂或研末敷。"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风。(《江西草药》)②治感冒头痛发热:山胡椒嫩枝桠一两,白马骨八钱。(江西《草药手册》)③治恶疮肿毒:山胡椒叶、芙蓉花叶、马甲子叶。
-
过山风
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藤茎·《中医大辞典》·过山风:过山风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南蛇藤之别名。别名:过山风、穿山龙、过山龙。性味:辛,温。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瘫痪,四肢麻木,闭经,跌打损伤,痢疾,肠风,痔漏,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疮疡,疱疹,煎服并捣敷。
-
无根草
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无根草:无根草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凉血散瘀。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性味:甘、苦,平。
-
无爷藤
《中医大辞典》·无爷藤:无爷藤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广州部队卫生部所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别名:无爷藤、无头藤、无娘藤、无根草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无根藤CassythafiliformisL.的全草。治肝热消瘦,肺热咳嗽,黄疸,痢疾,鼻衄,血淋,痈肿,疥疮,烫伤。
-
木香子
《中医大辞典》·木香子:木香子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贵州民间药物》记载的木姜子之别名。别名:山姜子、山胡椒、木樟子、木香子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木姜子LitseapungensHemsl.的果实。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行气散寒。雌花中退化雄蕊基部具柔毛,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性味归经:辛;
-
无娘藤
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无娘藤:无娘藤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凉血散瘀。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性味:甘、苦,平。
-
檫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檫树:拼音名:Ch Sh 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来源:为樟科檫木属植物檫树SassafrastzamuHemsl.[PseudosassafrastzamuLecomte;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定时翻动拌匀,4-5d种子露白,宜选露白种子在2月中旬播种。
-
山胡椒根
治风湿痹痛,脘腹冷痛,跌打损伤。或浸酒服。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血,通络脉。(《福建民间草药》)②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牛筋条根、沙头老鹳草、茅草、筋骨草、钻地风、白茅草根、松草。(《四川中药志》)③治心腹冷痛:山胡椒根一至二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
-
木椒根
《中医大辞典》·木椒根:木椒根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②《广西药植名录》:"理气健脾,解毒燥湿。"附方:①治心胃冷气痛:木姜子根七钱,吴茱萸根一两,蛇参一两,隔山撬一两,算盘子根八钱,朱砂莲五钱。共研成粉,泡酒服。
-
红花油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onghuaYou标准编号:WS3-B-2699-97处方:丁香罗勒油564ml水杨酸甲酯372ml姜樟油10.7ml肉桂油21.3ml桂皮醛21.3ml柠檬醛10.7ml冰片2.3g制法:以上七味,混匀,使冰片溶解,加适量着色剂,搅拌,加入植物油,滤过,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丁香酚不得少于38.0%(ml/ml);折光率应为1.480~
-
乌药
主治脘腹胀痛,反胃吐食,宿食不消,气厥头痛,疝痛,痛经,小便频数,遗尿。还含新木姜子碱(Laurolitsine)、钓樟醇(即龙脑)、乌药酸(Linderaicacid)、谷甾醇。含量测定:乌药醚内酯: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含0.5%甲酸和0.l%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
-
樟
)Sieb樟科Lauraceae俗名芳樟、樟脑树、香樟、樟材、樟公、香樟木、乌樟、樟树。生长环境性喜日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幼龄期怕干旱及寒害。土壤以排水良好而土质肥沃、深厚的黏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蒸馏所产有樟脑及精油,樟脑可作为香水、防虫、强心剂、防腐剂及制造皮肤外用软膏。3、宿食不消,常吐酸水。
-
桂枝
桂枝的功效与主治: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平冲降逆的功效,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痛经,脘腹冷痛,闭经,痰饮咳喘,胸痹心悸,奔豚,水肿,小便不利。(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0ml,浸泡3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百味叶
拼音名:BǎiW iY 别名:沙癞叶、三股筋来源:樟科百味叶NeocinnamomumpoilaneiH.Liou,以叶、根皮、茎皮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瘀血肿痛,骨折,痛经,风寒感冒,麻疹,皮疹。还可治外伤出血,胃痛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残槁蔃
《*辞典》:残槁蔃: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C nGǎoQi nɡ别名:楠木根(《南宁市药物志》),大疳根(《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樟科植物潺槁树的根、根皮或树皮、叶、种子。15米,内皮有粘质,嫩枝、叶柄、叶下面、花序多少有柔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疮疖,乳腺炎初起:潺槁树皮、叶捣敷患处。
-
茱卷皮
拼音名:ZhūJuǎn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落叶桢楠的树皮。圆锥花序6-10个,聚生于嫩枝的基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1200m的阴坡谷地混交林中。皮层较宽,油细胞散在,皮层与韧皮部之间由石细胞群组成一连续的环带。饮片性状:本品为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略卷曲或平坦,外表面粗糙,灰黑色至灰棕色。
-
紫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楠:拼音名:ZǐN n别名:紫金楠、大叶紫楠、金心楠、金丝楠来源:樟科楠木属植物紫楠Phoebesheareri(Hemsl.)Gamble,以叶、根入药。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叶:温中理气。用于脚气浮肿,腹胀。根:祛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
-
紫楠根
《*辞典》:紫楠根:出处:《江西手册》拼音名:ZǐN nGēn来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楠条。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催产。附方:①治跌打损伤:紫楠鲜根二两。捣烂煎水,米酒为引服。能使怀孕超月未产的孕妇生产。
-
紫楠叶
单叶互生,革质;种子含油0.6%,内月桂酸(lauricacid)0.2%,肉豆蔻酸(myrislieacid)0.2%,棕榈酸(palmiticacid)13.8%,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acid)0.8%,硬脂酸(stearicacid)0.4%,油酸(oleicacid)32.9%,亚油酸(linoleicacid)49.8%,亚麻酸(linolenicacid)1.8%,癸酸(capricacid)微量。性味:辛;
-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于亚热带气候潮湿的地区,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夏季热而多雨,冬季寒冷,降雨量少,年降雨量1000~群落结构较热带雨林简单,林下苔藓植物丰富。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岸、非洲东南部和美国东南部。我国的常绿阔叶林的面积和发育状况皆居全球之首。
-
樟目
樟目(Laurales)包括樟科、蜡梅科、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等9科,樟目是由木兰目起源较进化的类群,表现在花部定数、轮状排列,3基数,雄蕊花丝明显,心皮结合,胚珠少数等。
-
山胡椒属
叶互生,全缘或3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在叶腋单生,或在腋芽两侧及短枝上簇生;总苞片4,交互对生;雌花:退化雄蕊9,有时达12-15,线形或条片状,第三 基部有2个具柄腺体;果为浆果状核果,着生于盘状或浅杯状的果托(花被筒)上。
-
木姜子属
中文名木姜子属拼音名mujiangzishu拉丁名Litsea中国植物志31:261描述LitseaLam.木姜子属,樟科,约200(4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以及美洲,我国约有64种,南自广东海南,北至河南均产,但主产南方和西南温暖地区,为该地区森林中习见的下木,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用,有些种类如山鸡椒L.cubeba(Lour.
-
润楠属
中文名润楠属拼音名runnanshu拉丁名Machilus中国植物志31:7描述MachilusNees润楠属,樟科,约10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或东亚,我国有68种,产西南、中南部至台湾,北达山东、湖北及甘肃和陕西南部。叶互生,疏离或常于枝梢聚集,全缘,羽状脉;果为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基部为宿存、开展或反折的花被裂片所围绕;
-
新樟属
中文名新樟属拼音名xinzhangshu拉丁名Neocinnamomum中国植物志31:229描述NeocinnamomumH.Liou新樟属,樟科,约7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5种,产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及西藏,其新樟N.delavayi(Lecomte)Liou产云南,枝、叶含芳香油,果含脂肪,可供工业用,叶入药,有祛风湿、舒筋络之效。
-
新木姜子属
中文名新木姜子属拼音名xinmujiangzishu拉丁名Neolitsea中国植物志31:336描述NeolitseaMerr.新木姜子属,樟科,约85种,分于印度、马来西亚至日本,我国有40余种,产西南、南部至东部。雄花:雄蕊6,3 ,第1、2 无腺体,第3 的基部有2个具柄腺体,退化雄蕊有或无;子房上位,花柱明显,柱头盾状;
-
赛楠属
中文名赛楠属拼音名sainanshu拉丁名Nothaphoebe中国植物志31:79描述NothaphoebeBl.赛楠属,樟科,约40种,分布于东南亚及北美洲,我国仅有赛楠N.cavaleriei(Levl.)Y.C.Yang1种,产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叶互生,羽状脉;花两性,为腋生或顶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位于杯状的花被上,花被裂片宿存,广展;
-
鳄梨属
中文名鳄梨属拼音名elishu拉丁名Persea中国植物志31:4描述PerseaMill.鳄梨属,樟科,约150种,大部分产美洲,少数产东南亚,其中鳄梨P.americanaMill.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广东、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供食用。花两性,排成腋生或近顶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果为肉质核果,小而球形,或硕大至卵球形或梨形;
-
楠属
中文名楠属拼音名nanshu拉丁名Phoebe中国植物志31:89描述PhoebeNees楠属,樟科,约90余种,分布于亚洲及热带美洲,我国有34种,均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东至台湾。能育雄蕊9,排成三 ,第一、二 的无腺体,花药内向,第三 的基部或近基部有2个具柄或无柄腺体,花药外向,4室,室成对迭生;
-
樟脑
药典标准:药品名称:樟脑拼音名:Zhangnao英文名:CAMPHOR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为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酮,系自樟科植物中提取(天然樟脑)或用化学合成法制得(合成樟脑)。本品在氯仿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乙醚、脂肪油或挥发油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水分取本品1.0g,加石油醚10ml,应澄清溶解。
-
桂皮醛
桂皮醛是从桂皮油中分离的具有抑菌作用的一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约占油的85%,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强肉桂气味。)NeesetEberm.树皮、石莼科植物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叶状体,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Engl.挥发油,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挥发油。制剂上用作防腐剂。
-
荜澄茄
入脾、胃、肾经。荜澄茄的功效与主治:荜澄茄具有温中暖肾,行气止痛的功效,治脘腹冷痛,积滞气胀,呕吐,呃逆,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山鸡椒油可平喘、祛痰、抗心肌梗死、抗过敏反应。鉴别:取本品粉末0.25g,加石油醚(60~性味与归经:辛,温。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
-
大叶山桂
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obtusifolium(roxb.)Nees,以树皮入药。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止血,接骨。用于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阳痿,闭经;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樟木
子房上位。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d-樟脑(d-camphor)、桉油精(cineole)、黄樟油醚(safrole),尚含僮脑醇(campherenol)、樟脑酮(campherenone)及d-蒎烯、莰烯、水芹烯(phellandrene)、α-柠檬烯(d-limonene)、杜松烯(cadinene)、龙脑奥等。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
-
山苍子
药材名称:山苍子拼音:ShanCangZi别名:毕澄茄、山鸡椒、山香椒、山香根、豆豉姜、木姜子[海南]来源:本品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药理作用:1、抑菌:山苍子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分2次早晚饭前服。叶窄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下面有多数短毛。
-
潺槁树
拼音名:Ch nGǎoSh 别名:青胶木、树仲、油槁树、胶樟、青野槁、潺槁木来源: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潺槁树Litseaglutinosa(Lour.夏秋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止血,止痛。根:内服治腹泻,跌打损伤,腮腺炎,糖尿病。皮、叶:外用治腮腺炎,疮疖痈肿,乳腺炎初起,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肉桂子
概述:肉桂子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学楷《百草镜》,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桂丁之别名。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脾、胃、肺经。主治脘腹疼痛,呕哕,肺寒咳喘。尚含香豆精、桂皮酸、原儿茶酸、胆碱、丁香酸等。药理作用:桂皮醛能阻止小鼠的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还有利疸、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和解热作用。
-
大山桂
概述:大山桂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山肉桂之别名。别名:土肉桂、大山桂来源及产地:樟科植物钝叶樟Cinnamomumobtusifolium(Roxb.)Nees的茎皮。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胃寒疼痛,泄泻,经闭。
-
千打锤
《*辞典》:千打锤: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QiānD Chu 别名:铁线树(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耙齿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叶互生,纸质,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花被片6,条状矩圆形至狭矩圆形,长2毫米,有柔毛;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散瘀消肿。
-
臭油果
拼音名:ChòuYóuGuǒ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顶芽卵形,芽鳞褐色,密被绢质微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500m的山坡疏林中。先端钝圆,基部宿存小杯状花被残基,多带有小果柄,长约5mm,稍弯曲,具数条纵皱纹。性味: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证;
-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glanduliferum(Wall.木材、树皮四季可采,果实在成熟后采集,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用于感冒,中暑,支气管炎,食滞气胀,胃痛,腹泻胀痛,风湿关节痛。1两,水煎或泡酒服。果实常用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