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烏

中藥材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學 活血化瘀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ā jiǎo wū

2 概述

八角烏中藥名,又名活血蓮、蓮蓬草、獨腳蓮、秦吾。爲菊科植物大吳風草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的全草分佈我國東南部各地[1]。見《全國中草藥彙編》。

3 拼音名

Bā Jiǎo Wū

4 別名

活血蓮[湖北、湖南]、金盃盂、獨腳蓮[福建]、橐吾、鐵冬莧、大馬蹄、大馬蹄香馬蹄當歸、一葉蓮

5 來源

菊科大吳風草屬植物大吳風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empferi Kino].以全草入藥。野生於深山、溪谷、石崖下等處。我國東南部各省有分佈。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6 形態

常綠多年生草本,高30~70釐米。根狀莖短細,且生條狀枝根。基生葉有長柄,叢生,葉片腎形,長4~15釐米,寬6~30釐米,厚而有光澤,邊緣波狀,具凸頭狀細齒。花葶直立,高30~75釐米,幼時具密毛,漸脫落,有疏生苞葉苞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無柄,基部多抱莖。10~12月開花,頭狀花序成疏生的傘房狀,直徑4~6釐米,有梗,長1.5~7釐米。總苞筒形,苞片長橢圓形,先端尖銳,稍有細毛;緣花舌狀,長3~4釐米,寬5~6毫米,中央花管狀,黃色。瘦果圓筒形,長5~6.5毫米,具有紋和短毛,冠毛長8~11毫米,棕褐色。

7 性味

辛、甘、微苦,涼[1]

8 功能

活血止血,散結消腫。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1]

9 主治

1.治感冒咳嗽咽喉腫痛咯血吐血尿血便血月經不調,煎服:9~15g(鮮品30~60g)。[1]

2.治癰腫疔毒跌打損傷,乳腺炎。搗爛敷[1]

10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11 化學成分

葉含揮發油,主成分爲β,γ-己烯醇。根和葉含克氏千里光鹼、大吳風草素、α-香樹脂醇等。克氏千里光鹼對肝、肺有顯著毒性,能致肝癌[1]

1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1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