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苞叶
在包裹叶芽和花蕾的扁平叶片中,一般把比较大形的叶片称为苞叶,比较小形的叶片称为鳞片,两者的区别不一定明确。苞叶通常包被于腋生的花或花序,按其在茎轴上的位置、排列和形态的不同,另有小苞片和总苞之别。
-
苞片
在包裹叶芽和花蕾的扁平叶片中,一般把比较大形的叶片称为苞叶,比较小形的叶片称为鳞片,两者的区别不一定明确。苞叶通常包被于腋生的花或花序,按其在茎轴上的位置、排列和形态的不同,另有小苞片和总苞之别。
-
天山雪莲花
《中医大辞典》·天山雪莲花:天山雪莲花为方剂名,出自《中国民族药志》,为《新疆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新疆雪莲的别名。叶片多为倒披针形、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达14cm,宽2-3.5c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下延,边缘尖齿,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齿间有头状腺毛;微苦,微芳香。苞叶长卵形或卵形,黄白色,膜质。
-
甜玉米
甜玉米是禾本科(Gramineae)玉米属中的一个栽培亚种,以未熟果穗胚乳甜质子粒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上成行着生子房,每个子房具有一细长花丝(柱头),花序外裹有绿色苞叶,顶端苞叶长大。收后果穗在16℃时可保存5天左右、29℃时仅1-2天。孕穗和结穗期有玉米螟幼虫为害心叶、茎、花丝、果穗和子粒,严重影响产量品质。
-
玉米笋
概述玉米笋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指晚春玉米苞叶和花丝未授粉的果穗,形状如嫩竹笋尖故称玉米笋、玉米笋外形美观,食之脆嫩,味道鲜美。与甜玉米不同的是玉米笋是连籽带穗一同食用,而甜玉米只食嫩籽不食其穗。玉米笋的别名珍珠笋玉米笋的营养价值玉米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营养含量丰富;
-
兔耳子草
拼音名:TùěrZǐ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叶火绒草的全草。苞叶多数,较茎上部叶短,卵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上面或两面被白色长柔毛状茸毛,开展成直径2-6cm的苞叶群或直径9cm的复苞叶群。总苞长约5mm,被长柔毛;冠毛白色,较花冠稍长,基部有细锯齿;性味:味辛;性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肺热咳嗽;
-
薄雪草
拼音名:BáoXuěCǎo别名:小毛香、火绒草、小白头翁、小毛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薄雪火绒草的花。叶狭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状披针形,长2.5-5.5cm,宽0.5-1.3cm,基部急狭,无鞘部,先端尖,有长尖关,边缘平或稍波状反折,上面有疏蛛丝状毛或脱毛,下面被银白色或灰白色薄层密茸毛。花冠长约3mm;
-
蛾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蛾药:拼音名: Y o别名:火草、火把花来源: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多枝火绒草LeontopodiumsinenseHemsl.,以根入药。根茎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苞叶多数,披针形,两面被白色密茸毛,较花葶长达4倍,开展成密集的径约3-6cm的苞叶群,或径达10cm,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扁桃体炎;
-
松毛火绒草
苞叶多数,与上部叶等长或较长,卵圆状披针形,宽达4mm,先端尖,两面被白色或干后黄色的厚茸毛,先端常近无毛,较花序长2-3倍,开展成径为2.5-7cm的苞叶群,有时成分散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4-6mm,常10-40个密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干燥草坡、开旷草地、针叶林下和丘陵顶部。活血祛瘀。
-
分枝火绒草
拼音名:FēnZhīHuǒRónɡCǎo别名:火艾、火草、白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根状茎分枝短,骨数个至10余个簇生的花茎和少数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无莲座状叶丛。雌花花冠丝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500m的高山和亚高山的林、干燥灌丛、干燥草地和草地,常在片生长。性味:味淡;
-
兴木蒂那布
聚伞花序生于茎枝上部渐变小的苞叶或苞片腋内;小苞片卵形或线形,长1-3mm,常短于花梗;花冠浅紫色,长约9mm,外被短柔毛,内面在下唇中央被微柔毛,冠筒长约4mm,基部上方浅囊状突起,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约3mm,宽约4mm,先端具相等4圆裂,下唇宽卵圆形,较上唇为长,开花时下反,因而露出雄蕊及花柱;
-
十两叶
概述:十两叶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鼠李科苞叶木属植物苞叶木(拉丁名:Chaydaiarubrinervis(LévL)C.Y.WuexY.L.Chen[C.crenulataHand-Mazz.])的全株。幼枝被短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祛风止痛。(《广西本草选编》)十两叶治骨折,跌打损伤方:沙达木叶,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
八角乌
概述:八角乌为中药名,又名活血莲、莲蓬草、独脚莲、秦吾。以全草入药。75厘米,幼时具密毛,渐脱落,有疏生苞叶,苞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无柄,基部多抱茎。12月开花,头状花序成疏生的伞房状,直径4~总苞筒形,苞片长椭圆形,先端尖锐,稍有细毛;清热解毒,活血止血。2.治痈肿疔毒,跌打损伤,乳腺炎。
-
卵叶橐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卵叶橐吾:拼音名:LuǎnY Tu W 别名:藏橐吾来源:菊科卵叶橐吾LigularialeesicotalKitam.,以根入药。生境分布:西藏。功能主治:散寒,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利尿。主治风寒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咳血,咽喉炎。中部叶有短柄至无柄,有时基部扩大而抱茎;上部叶渐狭,披针形至条形而呈苞叶状。
-
大戟
3厘米,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短茸毛,,尤以脉上为多。海芋叶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伤寒论》十枣汤)⑤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通:大戟三分,牵牛子一钱五分,红枣五个。
-
地皮消
《*辞典》:地皮消: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D P Xiāo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蒴果角状,长约2厘米,瓣裂,有种子多数。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草地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疮毒脓肿,伤口感染生蛆。
-
九味一枝蒿
茎生叶对生,柄渐短,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阔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0.6-1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波状钝齿,上部叶先端3浅裂,具缘毛,两面有白色柔毛;花梗短,有柔毛,花萼钟形,外被柔毛,花冠唇形,紫色或淡紫色,有深紫色斑,外被微柔毛及淡色腺点,内面近基部具毛环。性味:味苦;凉血止血。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拼音名:YāJiǎo 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lactifloraWall.,以全草入药。总苞钟状卵形;挥发油给小鼠腔注射的LD50为750 30mg/kg分别给家兔灌胃,连续4星期,各脏器切片镜检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4]。跌打损伤;
-
针叶火绒草
拼音名:ZhēnYèHuǒRónɡCǎo英文名:allgrassofAwlshapedleafEdelweiss别名:小火草、苦艾、羊毛火绒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钻叶火绒草的全草。苞叶多数,与茎部叶等长或远较长,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1.2-3mm,两面被白色或有时黄褐色厚茸毛,开燕尾服成径2-6cm的苞叶群。性味:味苦;散瘀止痛。跌打损伤;
-
总苞
总苞(involucre)花序基部由多枚苞叶集合而成的一种叶性器官,各个苞叶合称为总苞片(involucralscale)。[菊科(Compositae)]。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花部有四枚白色呈花瓣状叶片,其实是总苞片。伞形科(Umbelliferae)花序轴基部上的叶片,亦有描述为总苞的,这是不正确的。
-
老头草
《中医大辞典》·老头草:老头草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火绒草之别名。别名:老头草、小矛香艾、薄雪草。性味:微苦,寒。4个苞叶,苞叶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
苞叶兰属
中文名苞叶兰属拼音名baoyelanshu拉丁名Brachycorythis中国植物志17:281描述BrachycorythisLindl.苞叶兰属,兰科,约32种,分布于非洲与亚洲的热带地区,其中苞叶兰B.galeandra(Reichb.f.)Summerh.与长叶苞叶兰B.henryi(Schltr.)Summerh.等2种,产我国南部。花粉块2,粒粉质,由许多小块组成,具短的花粉块柄及粘盘。
-
苞叶藤属
中文名苞叶藤属拼音名baoyetengshu拉丁名Blinkworthia中国植物志64(1):117描述BlinkworthiaChoisy苞叶藤属,旋花科,2种,分布于缅甸、泰国北部和我国;攀援小灌木;叶长椭圆形,花单朵腋生;苞片3,叶状;花冠圆筒状至钟状,冠檐5齿裂;雄蕊内藏,花丝基部逐渐扩大;种子1颗,无毛。属下物种苞叶藤
-
黄牛毛藓
拼音名:HuánɡNiúMáoXiǎn别名:刀口药、金牛毛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孢蒴长卵形,直立或略弯曲,长达3mm,黄褐色,薄壁,蒴口小;叶多列,卵状披针形或条状,长3-5mm,基部较宽,向内卷,下延呈尖耳状,全缘,上部渐狭,顶部叶缘具细齿,中肋1条,较粗,直达叶尖;苞叶较大,基部鞘状。
-
芒小米草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拼音名:M nɡXi oMǐCǎo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茎生叶广卵形或近圆形,苞叶广卵形或近圆形,边缘牙齿的先端呈芒状。性味:苦,寒。附方:①治肺炎咳嗽及咽喉肿痛:芒小米草,配石龙胆、蛇莓、黄芩,水煎服。
-
薹草属
中文名薹草属拼音名taicaoshu拉丁名Carex中国植物志12:56属下物种阿尔泰薹草、阿里山宿薹草、阿里山薹草、阿齐薹草、矮丛薹草、矮生薹草、安宁薹草、暗褐薹草、暗褐薹草(原亚种)、暗色薹草、暗色薹草(原变种)、凹脉薹草、澳门薹草、白鳞薹草、白马薹草、白山薹草、白头山薹草、白颖薹草、百坡山薹草、稗薹草、斑点果薹草、
-
偏翅唐松草根
出处:《中国药植志》拼音名:PiānCh T nɡSōnɡCǎoGēn别名:马尾黄连(《药学学报》12(11):745~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偏翅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小叶变化很大,宽卵形、卵形或椭圆状菱形,长0.5~苞叶和小苞片均线形;生境分布:生于河边、灌丛或山地林边潮湿处。须根丛生,细长,外表棕色;②发汗,消瘀,散毒,散气。
-
蜻蜓兰
出处:《东北植物检索表》拼音名:QīnɡT nɡL n别名:竹叶兰(《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来源:为兰科植物蜻蜒兰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茎下部通常有3片(稀2片)较大的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6~生境分布:生于林缘、林间湿润的地方。功能主治:《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治烧伤。
-
三轮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 蒿:拼音名:SānL nHāo别名:白头蒿来源:菊科三 蒿Anaphalisbicolor(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茎丛生,具白色或灰白以或黄白色绵毛及头状具柄腺毛。总苞片5-6层,外层被绵毛,长约2mm,内层倒披针状椭圆形,长约5mm,最内层线状长圆形,有长达全长2-3的爪部;主暑湿伤中;
-
双股箭
《*辞典》:双股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ShuānɡGǔJi n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来源:为菊科植物心叶兔耳风的根。根茎较粗壮,密被棕色毛茸,须根多数。头状花序3~花序基部具苞叶1枚,线状倒披针形。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丛林中。附方: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双股箭三至五钱,水煎服,或外包疼痛处。
-
土马鬃
出处:《嘉佑本草》载:“土马鬃;拼音名:TǔMǎZōnɡ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的植物体。雌株较高大,顶生孢蒴,蒴柄长10cm,红棕色,雌苞叶长而窄,中肋及顶。大肠经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阴虚骨蒸;
-
问题特
拼音名:WènTíT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壶藓科植物并齿藓的植物体。叶片稀疏着生,向上倾立,长卵形或阔披针形,尖端渐狭呈毛状;中肋基部宽,突出叶尖;雌雄同株。苞叶基部卵形,顶端具长毛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的湿土上或岩面薄土上。性味:淡;中风不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
五香藤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WǔXiānɡT nɡ别名:蛇毒药、拔毒散、铁骨散、小红袍、岩青叶(《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全年可采,根、茎藤切片,晒干;花期夏季。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治流感,毒蛇、狂犬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痈肿疮毒。
-
狭头橐吾
拼音名:XiáTóuTuóWú别名:山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窄头橐吾的根。头状花序多数,直径2-3cm;苞叶披针形,花后常下垂;总苞筒关,长约10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50-3100m的山坡潮湿岩石边。及一新苯并呋喃衍生物:5,6-二甲氧基-2-异丙烯基苯并呋喃(5,6-dimethoxy-2-isopropenylbenzofuran)。
-
狭叶垂头菊
拼音名:XiáYèChuíTóuJú英文名:NarrowleafCremanthodium别名:垂头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狭叶垂头菊的全草。总苞片1层,宽披针形,长12-15mm,稍尖,紫色,被暗紫色长柔毛,干时近黑色,被暗紫色长柔毛,干时近黑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地和沼泽草甸。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热结便秘;
-
野冬菊
《*辞典》:野冬菊: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YěDōnɡJ 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的花。秋季采花,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白色短租毛。茎生叶互生,倒披针形,向上渐狭,先端尖,基部抱茎。头状花序3~花期秋季。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性味:苦,凉。治牙痛,喉痛,眼痛,口腔炎。
-
止痢蒿
拼音名:ZhǐLì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弯花筋骨草的全草。花冠白色,具紫色条纹,筒状,微弯,外面被长柔毛,内面被疏微柔毛,近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具缘毛,下唇大,3裂,中裂片倒心形,侧裂片长圆形,具缘毛;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湿热;泄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
红花属
中文名红花属拼音名honghuashu拉丁名Carthamus中国植物志78(1):186描述CarthamusL.红花属,菊科,约13种,分布于地中海地区、非洲和亚洲,我国有红花C.tinctoriusL.1种,产西北,其花可为红色染料,捣烂成末和以滑石粉可制成胭脂。头状花序同性,全为管状花组成,顶生,单生或排成伞房花序式;总苞片为具刺的苞叶所包围;
-
地胆草属
中文名地胆草属拼音名didancaoshu拉丁名Elephantopus中国植物志74:43描述ElephantopusL.地胆草属,菊科,32种。头状花序有花2-5朵,同性,密集成复头状花序并围以2-3片苞叶,复头状花序再作伞房花序式排列;总苞圆筒形,总苞片6-8,不等长,干燥而硬;花全部两性,花冠5等裂,裂片扩展,花药基部钝,顶端有腺体;
-
乳苣属
中文名乳苣属拼音名rujushu拉丁名Mulgedium中国植物志80(1):70属下物种苞叶乳苣、单头乳苣、黑苞乳苣、乳苣、伞房乳苣
-
葶苈属
中文名葶苈属拼音名tinglishu拉丁名Draba中国植物志33:131描述DrabaL.葶苈属,十字花科,约300种,主产北半球北部高山地区,我国有50种,大部产西南、西北,其中葶苈D.nemorosaL.可入药。总状花序无或有苞片;短角果卵形、披针形、长圆形或线形,直或弯或扭转,开裂,果瓣扁平或略隆起;种子2行,卵形或椭圆形;
-
景天属
中文名景天属拼音名jingtianshu拉丁名Sedum中国植物志34(1):72描述SedumL.景天属,景天科,约60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的高山上,我国约140种,南北均产之,以西南高山为多,主供观赏用。叶互生,有时小而覆瓦状排列;花瓣4-5,分离或基部合生;心皮4-5,离生,有时基部连合,有胚珠多颗;
-
长蕊青兰属
中文名长蕊青兰属拼音名changruiqinglanshu拉丁名Fedtschenkiella中国植物志65(2):344描述FedtschenkiellaKudr.长蕊青兰属,唇形科,只有长蕊青兰F.staminea(Karel.etKiril.)Kudr.1种,产中亚,我国产新疆及西藏西部。多年生草本;花冠蓝紫色,二唇形,二唇片近等长,上唇直,顶端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
-
扁柄草属
中文名扁柄草属拼音名bianbingcaoshu拉丁名Lallemantia中国植物志65(2):384描述LallemantiaFisch.etMey.扁柄草属,唇形科,5种,分布于苏联、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我国新疆产扁柄草L.royleana(Benth.)Benth.1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雄蕊4,后对较长,花丝分离,被疏柔毛,花药2室,室最后叉开;属下物种扁柄草
-
益母草属
花冠筒伸出,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下唇直伸或张开,3裂;属下物种白花细叶益母草、白花益母草、白花益尾草、白花錾菜、大花益母草、灰白益母草、假鬃尾草、绵毛益母草、荨麻叶益母草、柔毛益母草、突厥益母草、五台山益母草、细叶益母草、细叶益母草(原变型)、兴安益母草、益母草、益母草(原变种)、錾菜、錾菜(原变型)
-
天山雪莲
头状花序顶生,10~气微香,味微苦。68μm,外壁有刺状突起,具3孔沟。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120℃干燥至恒重)、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芦丁80μg、绿原酸6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中医: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寒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
-
小金发藓属
中文名小金发藓属拼音名xiaojinfaxianshu拉丁名Pogonatum属下物种白毛小口小金发藓、半栉小金发藓、苞叶小金发藓、长瓶小金发藓、川西小金发藓、刺边小金发藓、大叶小金发藓、东北小金发藓、东亚小金发藓、短茎小金发藓、红帽小金发藓、卷叶小金发藓、流苏小金发藓、裸茎小金发藓、芒刺小金发藓、南亚小金发藓、拟刺边小金
-
鸡爪七
鸡爪七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大苞叶景天(Sedumamplibracteatum)的带根全草。又因其有活血散瘀的功效,民间又将其称为“活血草”。聚伞花序常分3枝.每枝上生花l—4朵,花黄色。分布于大九湖、酒壶坪、老君山、关门山、宋洛、松柏、板仓、大岩屋、新华等地。用于跌打损伤、劳伤腰痛、月经不调、闭经等。
-
刀口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DāoKǒuY o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叶,晒干或研粉备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生叶互生,倒披针形,长5厘米;生于花序基部的叶呈苞叶状。头状花序,排列较疏,总苞3~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收口。
-
倒赤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赤伞:拼音名:DǎoCh Sǎn来源:菊科倒赤伞Ainsliaealatifolia(D.Don)Sch.-Bi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藏。原形态:宽穗兔耳风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宽短的穗状花序,苞叶披针形;总苞片卵形至披针形,长2-7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冠毛羽毛状,淡褐色,长约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