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疾病分類
兒科
6 疾病概述
LADⅠ是一種較少見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臨牀表現爲臍帶脫落延遲、反覆軟組織感染、慢性牙周炎和外周血白細胞明顯增高,常於新生兒期死亡。
主要爲皮膚黏膜反覆細菌性感染,特點爲無痛性壞死,可形成潰瘍,範圍進行性擴大或導致全身性感染。新生兒因臍帶感染而致臍帶脫落延遲。最常見的病原菌爲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腸道革蘭陰性菌,其次爲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並不常見。
8 症狀體徵
主要爲皮膚黏膜反覆細菌性感染,特點爲無痛性壞死,可形成潰瘍,範圍進行性擴大或導致全身性感染。新生兒因臍帶感染而致臍帶脫落延遲。最常見的病原菌爲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腸道革蘭陰性菌,其次爲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並不常見。感染部位無膿形成爲本病的特點。
重度缺陷病兒的CDL8 分子表達不足正常人的1%,病情嚴重,常於嬰幼兒期死於反覆感染;中度缺陷者CDL8 爲正常人的2.5%~30%,病情較輕,表現爲嚴重的牙齦炎和牙周炎,外傷或手術傷口經久不愈,可存活到成年期。
9 疾病病因
整合素β2(CDL8)亞單位爲叄種整合素即吞噬細胞相關抗原-1(Mac-1,CDL16)、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1(LFA-1,CDL1a)和p150,95 分子(CDL1c)的共同組成部分。編碼CDL8 的基因ITBG2 定位於21q22.3。ITBG2 基因突變類型包括點突變、缺失、插入和拼接突變,均導致CDL8 功能喪失,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11 診斷檢查
診斷:反覆軟組織感染、皮膚和黏膜慢性潰瘍,伴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增多的嬰幼兒,均應考慮本病的可能性。多數有臍炎和臍帶脫落延遲的病史。流式細胞儀測定中性粒細胞CDL8 陽性率可確診本病。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中性粒細胞顯着增高,感染時尤爲明顯,可高達正常人的5~20 倍。T 細胞和B 細胞的增殖反應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正常範圍。T 細胞依賴性抗原噬菌體Φx174 的抗體反應降低,其原因尚不清楚。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減弱,ic3b-調理顆粒的結合和吞噬功能障礙,中性粒細胞介導的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效應缺失。
採用流式細胞儀可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細胞CDL8 陽性率。ITGB2 基因分析可發現各種基因突變類型,從而明確診斷、進行產前診斷和發現疾病攜帶者。
12 鑑別診斷
LADⅠ應與白細胞黏附分子缺陷Ⅱ型(LADⅡ)相鑑別。
13 治療方案
常規使用抗菌藥物可減少細菌性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生急性細菌性感染,應積極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實驗室表明IFN-γ能促進整合素β2 mRNA 表達,但臨牀應用未能發現其明顯效果。輸注新鮮正常人中性粒細胞可有效的控制感染,但因作用時間短暫,不易找到供體和反覆輸注可能引起繼發性感染,此種治療受到限制。骨髓移植爲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基因治療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
14 併發症
導致全身性嚴重感染,或傷口經久不愈。
15 預後及預防
預後:病情有輕重之別,重者可因嚴重感染至死,輕症可存活至成年期。
預防:
1.孕婦保健 已知一些免疫缺陷病的發生與胚胎期發育不良密切相關。如果孕婦受到放射線照射、接受某些化學藥物的治療或發生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等,則可損傷胎兒的免疫系統,特別是在孕早期,可使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多系統受累。故加強孕婦保健特別是孕早期保健十分重要。孕婦應避免接受放射線,慎用一些化學藥物,注射風疹疫苗等,儘可能防止病毒感染。還要使孕婦加強營養,及時治療一些慢性病。
2.遺傳諮詢及家族調查 雖然大多數疾病不能確定遺傳方式,但對確定了遺傳方式的疾病進行遺傳諮詢是很有價值的。如果成人有遺傳性免疫缺陷病將提供他們子女的發育危險性;如果一個小孩患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聯免疫缺陷病,就要告訴父母親,他們下一胎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對於抗體或補體缺陷患者的直系家屬應檢查抗體和補體水平以確定家族患病方式。對於某些已能進行基因定位的疾病,如慢性肉芽腫病,患者父母、同胞兄妹及其子女均應做定位基因檢測,如果發現有患者,同樣應在他(她)的家庭成員中進行檢查,患者的子女應在出生開始就仔細觀察有無疾病發生。
3.產前診斷 某些免疫缺陷病能進行產前診斷,如培養的羊水細胞酶學檢查可診斷腺苷脫氨酶缺乏症、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及某些聯合免疫缺陷病;胎兒血細胞免疫學檢測可診斷 CGD、X-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從而中止妊娠,防止患兒的出生。白細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是一種較少見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早期準確診斷,及早給予特異性治療和提供遺傳諮詢(產前診斷甚至宮內治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