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眼球顿挫伤常可引起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发生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同时可激发晶状体浑浊。用常规方法摘除脱位的白内障容易引起玻璃体脱出。在摘除时,晶状体也可能向后掉入玻璃体腔,或晶状体破碎。在这些情况下,往往合并继发性青光眼或晶状体源性的眼内炎症。不经处理,外伤眼的视力预后很差。
采用玻璃体手术能较好地处理这些情况,并避免常规手术方法的一些并发症。决定手术的主要因素有:晶状体物质的多少,脱位的部位,晶状体的活动度和硬度,以及介质是否透明。其他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嵌顿、虹膜外伤等也应在术前充分考虑到,以便在术中处理。
11 手术步骤
3.根据晶状体的硬度、是否与玻璃体粘连,可采取不同的摘除方法。由于多数外伤发生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单用切割头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完成晶状体切除。同时,也应切除晶状体周围的玻璃体。由于晶状体多与玻璃体粘连,在切除前、中部玻璃体时,晶状体即可被吸着切除。如果晶状体沉着于视网膜上,可用切割头的负压吸引,然后切除。如果晶状体碎片掉入后玻璃体,应抓取到中、前部玻璃体腔,再予切除。对较软的晶状体,一般切除并不困难。也可用超声粉碎头吸起晶状体后,粉碎吸出。
4.如果晶状体核很硬,或属于陈旧性病例,以上方法难以奏效,则应使用重水,注入玻璃体腔,将晶状体浮起到原晶状体平面,然后按ECCE方法摘除。手术中仍要首先切除前部和周边的玻璃体,以及破裂的晶状体囊和皮质。在完成大部分玻璃体切割后,就可看清晶状体核落在视网膜上。此时将带有硅胶管的导管针送入视网膜前,注入过氟化碳液,晶状体核随之浮起。随着持续注射,晶状体飘浮到玻璃体前部。用导管针轻轻拨动,使其停留在瞳孔区,此时可通过角巩膜缘切口,用晶状体匙娩出。
为了避免过氟化碳液接触角膜内皮引起可能的损害,在娩出晶状体时,前房内仍维持平衡盐液灌注。晶状体取出后,缝合角膜缘切口,用导管针吸出过氟化碳液体。
6.缝合切口。